凝血时间CT与出血时间BT CT 是指血液离开血管,在体外发生凝固的时间。它与 BT 不同,主要是测定内源性凝血途径中各种凝血因子是否缺乏、功能是否正常,或者是否有抗凝物质增多; 而BT 为一定条件下,人为刺破皮肤毛细血管后,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 其受血小板...
2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正常值】 35~45秒钟。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因子Ⅷ、Ⅸ、Ⅺ和Ⅻ缺乏症,严重的因子Ⅱ、Ⅴ、Ⅹ、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缩短,见于因子Ⅷ和Ⅴ活性增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增多症等。 21、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 【正常值】 35~45秒钟。
2.BT缩短:主要见于某些严重的血栓前状态和血栓形成时。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肌梗死、脑血管病变、DIC高凝期 等,均可因血管壁损害,血小板或背后血因子活性过度增强所致。 二、凝血时间(CT)测定 (一)参考值 普通试管法:5~10分钟(min) 硅管法:15~32分钟(min) 活化凝血时间法:1.1~2.1分钟(min) (二)临床...
凝血系统的复杂超乎想象。为了评估凝血系统的功能,发明了很多的方法。 1,时间指标 在不同的激活剂作用下,检测不同的血液标本(血浆、全血)的凝固时间,得到各种时间值(T);最常用的时间指标包括, PTT,APTT,PT,TT,BT,CT,RT,ACT,DDRVT...
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 一、出血时间(BT)测定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1. 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坏血病、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假血友病(von Willebrand病)。2. 血小板数量异常: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3. 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病、血小板无力症。4. 其他:如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出血时间(BT)的意义: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凝血时间(CT)的意义 凝血时间(CT)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凝血时间(CT)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下面哪个不是常见凝血四项的内容 A. PT B. BT C. APTT D. TT E. FIB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常用凝血四项包括PT、APTT、TT和FIB,BT是出血时间测定,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为刺破毛细血管后,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要的时间。反馈 收藏 ...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出血时间(BT)测定,正常值Duke法测定为___。凝血时间(CT)测定,正常值试管法测定为___。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正确答案:1~3min 4~12min 涉及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反馈 收藏
BT,CT是代表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的,一般手术前都需要常规做的化验检查。正常才可以考虑做手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