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是由凝血酶原激活物在钙离子参与下激活凝血酶原而生成的,生理情况下体内仅有少量凝血酶生成,之后很快又与抗凝血酶结合生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 而灭活,TAT生成过程:首先肝素先结合于抗凝血酶的赖氨酰基从而使抗凝血酶的分子构象发生改变,然后抗凝血酶-肝素复合...
是人体内凝血系统激活以后所产生的凝血酶与抗凝血酶以1:1比例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物,是凝血激活、大量凝血酶生成的标志。 在临床上,可以通过TAT的结果去衡量患者体内的高凝状态,同时可以观察患者病情与凝血异常的动态关系。检测TAT,对于诊断与治疗DIC(弥散性血管内...
抗凝血酶复合物一般指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数值偏高可能是由妊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移植术等因素所致,具体可前往医院就诊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妊娠: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是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系统相互作用,以及维持生理平衡的产物。女性妊娠后为预防生产后...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启动凝血系统的标志物、抗凝治疗的敏感性指标,反映血栓开始形成,可帮助判断抗凝治疗最佳时机,检测TAT对诊断和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深静脉血栓(DVT)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都有重要的意义。
A.凝血酶与抗凝血酶2:1形成的复合物B.凝血酶半衰期不到1min,TAT半衰期达15min,可准确检测C.TAT水平与机体凝血激活程度正相关D.是评估凝血功能的直接标志物E.TAT血浆中检出反映了凝血酶的生成和凝血酶活性增高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反馈 收藏 ...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的提示信息是A.血管内皮系统损伤标志物B.纤溶系统启动的标志物C.凝血系统启动的标志物D.判断血管内皮系统修复程度,纤溶系统进展程度,协助血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正常范围是多少?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浆正常值为<4 ng/mL,TAT>4 ng/mL提示凝血酶合成增多。TAT升高可早期预测血栓形成和复发风险、早期预测DIC风险。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测定方法有哪些?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这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抗体来识别并结合...
凝血酶抗凝血酶III复合物(TAT)偏高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遗传因素、维生素K缺乏、炎症反应、肝功能异常等。 具体病因: 遗传因素 维生素K缺乏 炎症反应 肝功能异常 处理方式: 定期进行凝血酶原的检测。 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体重正常、限制饮酒及戒烟等。 根据具体病因,可采取相应的...
我的凝血酶抗凝血酶III复合物测定(TAT)为93.83ng/mL,正常值范围0-4.08,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测定(PIC)0.74μg/mL,正常值范围0-0.85,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抗原检测(TM)11.10TU/mL,正常值范围3.82-13.35,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物活性检测(t-PAIC)7.53mL,正常值范围0-17.13,第一个指标有点高,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