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谋划防控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部署战略性举措,解决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存在的防灾减灾救灾短板,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我国应急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改革,建立起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
2023年以来,四川省获批55个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项目,47.8亿元国债资金专项用于工程建设;在成都市金堂县建成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整合各方应急救援力量,打造“航空尖兵”“空中先锋”提高救援效能……国家层面多项举措为四川系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供强有力支撑。《关于构建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加快推进应急...
聚焦灾害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持续增加、风险防范压力进一步凸显的现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做好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范应对”。如何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强能力、健机制?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就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过...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灾害预警处二级调研员 叶学华:①预警指挥工程,主要是提升综合监测、应急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多灾种灾害链的监测预警能力。②重点考虑救援能力提升的工程,主要是进一步完善我们无人机救援体系,配强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救援主战装备,补齐专情救援装备的能力。③聚焦于巨灾防范,围绕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
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体现的是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强化责任意识,在提高灾害防御能力上下功夫。加强对各类灾害的预测预警是防患于未然、以最小成本降低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强化...
四川是自然灾害频发之地,当前又正值汛期,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长江流域防汛抗洪救灾情况和四川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7月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要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系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四川相关单位(部门)如何将殷殷嘱托转化为干事...
2023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指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求真务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
新质生产力蕴含着巨大势能,是“撬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的新支点,可以带动和引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理念创新、目标升级、技术迭代、应急转型。其中,科技创新是推动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所催生出的新产业、新模式...
郭卫民认为,我国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问题也对我们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形成了挑战。加强基层能力建设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我们治理体系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有助于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和展示中国良好形象。全面提高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