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三首(其三)张籍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两诗都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使至塞上》通过“大漠” “孤烟” “落日” “长河”等意象描绘雄奇壮丽_的边塞风光;《凉州词三首》 (其三)通过“水”“白草” “黄榆”等意象描绘荒凉萧瑟的边城风光。 相关知识点...
凉州词三首(其三)张籍凤林关 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2「注]①凤林关:在唐代陇右道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境内。 位于黄河南岸。②凉州:泛指陇右失地。1.诗中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凉州词三首·其三 唐·张籍 凤林关里水东流, 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 无人解道取凉州. 《凉州词》是乐府诗的名称,本为凉州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诗,描写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战事.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族趁虚...
凉州词三首·其三 张籍[唐代]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0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籍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他的生平和事迹主要见于《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 张籍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从事农业劳动,后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他在文学上颇有造...
出自:[唐代]张籍所作《凉州词三首•其三》 拼音:fèng lín guān lǐ shuǐ dōng liú ,bái cǎo huáng yú liù shí qiū 。 诗句: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繁体:鳳林關裏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 翻译:流经凤林关的河水向东流去,白草、黄榆树已经生长了六十年。
凉州词三首·其三张籍作者介绍(739)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 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世称“张水部”、“张司业”。 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凉州词三首·其三》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边塞诗。张籍以白描手法,描绘了凤林关一带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国土沦陷的哀惋之情。在描绘了边关的荒凉后,诗人笔锋一转,严厉谴责了边将的失职。此诗不仅表达了张籍对国土沦陷的哀惋,更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在唐代诗坛上,这首诗以其独特...
凉州词三首【作者】张籍 【朝代】唐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标签:
凉州词三首·其三 作者:唐朝张籍 原文赏析: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拼音解读: fèng lín guān lǐ shuǐ dōng liú ,bái cǎo huáng yú liù shí qiū 。biān jiāng jiē chéng zhǔ ēn zé ,wú rén jiě dào qǔ liáng zhōu 。 提示: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