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研究了硬碳材料中钠离子的稳定存储状态。借助第一性原理揭示了电化学反应过程中钠离子在硬碳材料中的电子状态,首次提出钠离子以“准金属”的形态稳定存储在硬碳材料内部。同时利用显色反应、核磁光谱、气相质谱、红外光谱等手段验证了钠离子的“准金属”形态,并且利用该特征对硬碳存储的钠离子进行了定量分析。该研究...
惰性气氛保护下,XPS检测结果(图3c)显示在硬碳中存储的钠的结合能信号位于金属钠与离子钠之间。 图3 不同状态极片与质子溶剂反应现象及硬碳中钠的XPS信号 通过前面可知钠离子在硬碳中的存在状态为处于金属和离子之间的“准金属态”,为使...
研究发现,硬碳材料中的钠离子处于“准金属态”,即钠离子在碳结构中的价态处于0到1之间,随嵌钠量增加而降低,这一状态揭示了硬碳材料内钠离子的稳定存储机理。通过理论计算、实验测试等手段,研究团队首次明确硬碳材料中钠离子的存储状态,并通过金属钠与质子溶剂的氧化还原反应,观察了硬碳材料中钠离子...
近日,东南大学吴宇平教授、贺加瑞教授和广东工业大学李争晖教授课题组等人利用原位X射线衍射技术(in-situXRD)在钠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首次直接观察到了准金属团簇的形成和晶系转变。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高缺陷超薄的碳纳米片(HDCS)负极材...
近日,东南大学吴宇平教授、贺加瑞教授和广东工业大学李争晖教授课题组等人利用原位X射线衍射技术(in-situXRD)在钠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首次直接观察到了准金属团簇的形成和晶系转变。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高缺陷超薄的碳纳米片(HDCS)负极材料,并通过实验发现,这种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能够形成稳定的准金属团簇,从而显著提高...
适用于低成本储能的准固态双离子钠金属电池,当前,锂离子电池在可充电电池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锂矿物资源有限且在地壳中分布不均,导致锂离子电池技术在千兆瓦级应用(例如电网储能)中存在成本劣势。
钠金属电池作为解决目前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低问题的一种潜在方案,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常见的电解质系统通常在安全性能方面存在不足。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与液态电解质非常相似,在性能和发展潜力方面具有良好的平衡。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多阳离子辅助链的聚合物塑晶离子凝胶复合电解质,创新地将离子液体阳离子与电解质...
■ 制得的准固态双离子钠金属电池具有高工作电压,高可逆容量及优越的循环稳定性。 图文导读 在本文中,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通过将1.5 wt% EPTA单体在0.5 M NaPF6-碳酸丙烯酯(PC): 碳酸甲乙酯(EMC): FEC (体积比1: 1: 1) + 4 wt % PS 电解液中原位热聚合制得。作者通过实验表征与计算分析研究了各个...
钠金属电池作为解决当前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低的潜在解决方案而备受关注,然而常用的电解液系统通常在安全性能方面存在不足。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与液体电解质非常相似,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发展潜力。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具有多阳离子辅助链的聚合物塑料-晶体离子凝胶复合电解质,创新地将离子液体阳离子与电解质添加剂共聚。这些辅助...
研究表明,由于无机Na2O、NaF是固体电解质界面层(SEI)的主要成分,PGDE和钠金属负极之间的薄SEI会抑制副反应,加速Na+的界面迁移。因此,Na/Na3V2(PO4)3(NVP)电池在-20℃(3 C下循环1000次)时的容量保持率接近 99%,甚至优于普通液态电解质。这些结果表明,使用基于多羟基化合物的准固态电解质的 SMB 具有令人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