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地层温度降至0℃ 以下时,土体孔隙中的水分开始冻结,体积增大,形成冰晶体,未冻结区水分的迁移使冰晶体进一步增大,形成冻胀。(2)危害:如冻胀产生的上抬力大于作用在基底的竖向力,会引起建筑物开裂至破坏;当土层解冻时,冰晶体融化,土体下陷,会出现融陷现象,这会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降低土体承载力。(3)地...
- B. 颗粒愈粗:粗颗粒土(如砂土)排水性强,持水能力差,冻胀性通常较弱。 - C. 地下水位愈低:地下水位低会导致土体中水分减少,反而削弱冻胀。 - D. 自然含水量愈高:含水量高时,冻结时冰晶体积膨胀更显著,直接增强冻胀效应。 综上,自然含水量是决定冻胀性强弱的最关键条件,故选D。
一、不冻胀(Ⅰ类) 此类土体在冻结时几乎不发生体积膨胀,冻胀率通常小于1%。主要由粗颗粒砂土、砾石等透水性强的土质构成,水分迁移能力弱,冻结后无明显隆起现象。工程中无需采取特殊抗冻措施,可直接作为基础持力层。 二、弱冻胀(Ⅱ类) 冻胀率介于1%-3.5%之间,常见于粉...
地基土的冻胀性分类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类:1. Ⅰ类不冻胀:这类土壤的冻胀率Kd小于或等于1%,对建筑物的基础没有构成威胁。2. Ⅱ类弱冻胀:冻胀率Kd在1%到3.5%之间,这类土壤不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产生影响。3. Ⅲ类冻胀:冻胀率Kd在3.5%到6%之间,这种情况下,地面可能会出现松散或隆起的...
地基土的冻胀分类有以下几种:Ⅰ类不冻胀——冻胀率Kd≤1%,对基础无任何危害;Ⅱ类弱冻胀——冻胀率Kd≤1~3.5%,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Ⅲ类冻胀——冻胀率Kd≤3.5~6 %,地面松散或隆起,道路翻浆,浅埋基础的建筑物将产生裂缝;Ⅳ类强冻胀——冻胀率Kd>6%,道路翻浆严重,浅埋基础的...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 地基土的冻胀性分类,可分为( ) A. 不冻胀 B. 弱冻胀 C. 冻胀 D. 强冻胀 E. 特强冻胀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不冻胀 B .弱冻胀 C .冻胀 D .强冻胀 反馈 收藏
什么是土的冻胀性?产生机理是什么?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当地层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土中水冻结形成冻土。某些细粘粒土在冻结时,体积发生膨胀,即冻胀现象。(2)产生机理是由于土层在结冰时,周围未冻区土中的水分向冻结区迁移积聚的结果。
冻胀性评价3 工作区内以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Q4del)成因的含碎石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为主,其上为一层黄土。 黄土:灰褐色、黄褐色,干~稍湿,主要由粉粒组成,表层含植物根系,干强度低,韧性低,结构松散。本次勘查揭露黄土总体厚度1.5~9.4m,主要分布于滑坡体范围及周边区域。 粉质粘土:呈红褐色、灰褐色,硬塑...
地基土按照冻胀性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不冻胀、弱冻胀、冻胀、强冻胀。不冻胀指的就是道路以及砂石路面并没有受到冻胀作用的影响,并没有导致构造的破坏。弱冻胀就是受到冻胀作用影响比较小造成了比较小的构造破坏。冻胀指的就是受到冻胀作用影响的时候已经造成构造的破坏。强冻胀就是对路面的...
1. 为了消除土壤的冻胀性,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对土壤进行压实。在特定区域,可以通过压实土壤来增强其密度,减少冻胀的可能性。2. 另一种方法是覆盖地面材料,如地膜。地膜可以覆盖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防止水分结冰并减少冻胀的影响。3. 此外,使用胶水等粘合剂也可以帮助解决土壤冻胀问题。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