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死骨 摘明月 著 更新时间:2023-09-10 15:55:23 最新章节: 【正版无广】第40章 终章 古代言情 古典架空 【小公主&将军】他死在那年大火中,她死在那年父皇的一句话中。不过一眼,便成执念。需要她多少的努力,才能换来他一瞬的温柔顾盼。但是她的努力,好像又只是一步步再将他推远。“我最爱的人都没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豪门贵族之家酒肉飘香,而路上却有冻饿致死的穷苦百姓”。这里的“臭”字应读“xiù”,解释为“气味”(这里指酒肉散发出的香味儿),不能读成“chòu”。从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情感及表现手法来看,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也是安史之乱前夕。
解析题 请结合《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分析杜甫如何通过这一对比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答案:杜甫通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鲜明的对比手法,深刻揭露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无情。一方面,“朱门”象征着富贵之家,他们享受着奢侈的生活,酒肉都多到发臭;另一方...
杜甫早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就已经以诗人的敏锐和亲身的经历深刻地感受到了天下民生疾苦的问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就出自他在这一趟回乡所写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这个冻死骨是包括了自己的幼子。就在丧子之痛和民生之悲还未过去,安史之乱爆发的消息传来。安禄山大军一路势如破竹...
而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分配不均是明显存在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是明显存在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事实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社会的常态。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社会常态呢?一是因为权力分配不公。无论是哪个社会,都是一些人掌控着权力,一些人不掌控权力。掌控权力的人,无...
古汉字的读音 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臭”字念“chou”还是“xiu”? 答案 由于“臭”字有两种读音、两种含义,因而这诗句也就有两种读法、两种注释.第一种:读作“朱门酒肉臭(chòu),路有冻死骨”.征诸《中国古代文学辞典》(贾传棠等编,文心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注释为:富贵人家的美...
杜甫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言辞之间充满了愤世嫉俗的感情,这和他以往的诗作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后世普遍认为他这个观点多少有些以偏概全的嫌疑,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图片来源于网络: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年轻时的杜甫很给劲 1、年轻时也是“高富帅”想要了解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1、汉武帝时“大雨雪,民多冻死”学术界一般认为,在中国五千年气象史上,曾出现过四个寒冷期,对于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前期的第一个寒冷期,相关史料几乎没有。最早的一次记载并未直接说下雪,而是“雨雹”,见于《竹书纪年》,事发西周孝王七年,“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到...
他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一首长诗。诗中就有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正是这首诗,让杜甫一步踏入“陆地诗圣境”!这首诗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一首非常长且非常难读的诗。全诗从内容上分为三段。第一段主要写杜甫自己的志意和理想。杜甫说自己是一个杜陵的布衣野老,越老越固执、越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