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冷冻人来说,冷冻的技术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如何复活,如果不能成功解冻复苏,那冻起来的其实就是一具尸体,没有任何意义。越是简单的器官,越容易冷冻保存,越复杂的器官越难保存,对于人体来说,大脑无疑是最关键也最复杂的器官,如果大脑不能复苏,冷冻人又怎么可能“活过来”?邵志成博士团队经过大量实验研...
杜虹一直爱读科幻小说,尤其对刘慈欣的《三体》印象深刻。里面那个叫 “云天明” 的人物,因绝症将大脑冷冻发射到太空,借助三体人的高科技克隆大脑最终复活。“要是现实里也有这样的技术,能把人冷冻起来以后再复活该多好啊。” 杜虹喃喃自语。说来也巧她在网上浏览新闻时,一则关于冷冻人的消息映入眼帘。新闻讲的...
如果按照传统的呼吸、心跳停止作为判定死亡的标准,那冷冻人在进入冷冻程序前已经符合死亡定义,但他们又寄托着未来复活的可能,这就使得法律上对其身份认定模糊不清。与之相关的财产争议也成了棘手问题,比如冷冻人的财产该如何管理、处置,如果未来冷冻人复活,财产是否还归属于他们,这些都尚无定论。而且,一旦未来冷...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人体冷冻技术又意味着什么呢?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来面对死亡。尽管目前该技术还无法实现人体的成功复活,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一天或许并不遥远。其次,人体冷冻技术也激发了我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如果生命可以被“暂停”和“重启”,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定义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呢?...
实现“长生”的人体冷冻技术竟然在50年前就已经问世了!1967年,美国心理学教授贝德福德决定采用冷冻技术将自己的身体冰冻起来,并在50年之后的2017年实现解冻后复活。而他也因此被誉为了世界上的第一个冷冻人,在后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要知道,这项最终目的是“死而复生”的科学技术可以说完全颠覆了人体的极限,...
不过说实话,人体冷冻这事儿还是难度爆表。解冻时怎么避免组织损伤、怎么确保冷冻过程中生物分子功能不被破坏,这些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贝德福德教授的解冻大戏 时隔多年,贝德福德教授的冷冻体还躺在一个秘密的冷冻设施里。虽然复活他的技术还没到位,但科学家们还是想通过解冻他的身体来捞点儿数据。最近一次解冻尝试...
贝德福德成为了首例冷冻人,并计划在50年后解冻,然而,50年后的2017年,尽管贝德福德的家人忠实的执行了他的遗嘱,但贝德福德经过检查被证实已经脑死亡,无法苏醒。原来,当年进行冷冻前使用的血液置换药物对他的大脑造成了严重损害,尽管他的身体其他部位得以完好保存,但大脑的死亡注定了他再也无法醒来。尽管首例冷冻人...
这样一来,如果大脑也可以被完好地冷冻保存,那么这或许就可以理解为,人体冷冻的时候,是可以确保人体不受损伤的,说白了,就是确保冷冻的人体仍然存在“活性”,这也意味着,如果人体解冻技术迎来新突破,那么冷冻人在解冻后,就真的能“复活”了。不得不说,这真的是太科幻了。而在论文里,邵教授也提到,他的...
此后,詹姆斯就一直躺在装有-196℃液氮的保温罐中,被转移至全美多个州县,如今几十年过去,他却始终没被成功“唤醒”,即便是到了詹姆斯生前与冷冻团队约好的50年后,也就是2017年,人类医学依旧对癌症束手无策,也就是说即使他科研苏醒,其癌症也依旧存在。除了詹姆斯,现今全世界还有300多位冷冻人,包括我国...
然而,1962 年确实有人提出了人体冷冻技术的可行性方案。“冷冻术”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艾丁格提出的,他拥有物理和数学的双硕士学位。在他的著作《永生不死的前景》中,先是列举了植物和低等生物在冰冻多年后成功复活的例子,接着指出:死亡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能在即将死亡时迅速进行冷冻,那么复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