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道运石历史故事 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若干长约2米、宽约0.5米、厚约0.3米的条石。工匠们在黑山石场加工好石条后,那时没有汽车、没有火车,人力抬不起,牛车拉不动,山高路又远,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在发愁,如何才能把这些大条石弄到建设工地呢。眼看冬季马上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起运,如果延误工期,这...
《嘉峪关故事传说》201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它以嘉峪关长城为基础,以嘉峪关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为依托,用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嘉峪关的历史面貌,刻画了嘉峪关大地上的传奇故事。它是生长于嘉峪关这片土地并深深扎根于民间,富...
在长城的众多传说故事中,冰道运石无疑是一个充满智慧与传奇色彩的篇章,它讲述的是古代工匠们如何巧妙地利用自然条件,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将沉重的石料运输到嘉峪关城下,从而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故事背景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为了防御外敌入侵,国家决定在西北部的荒凉山区修建一座坚固的城池,即嘉峪关。然而,城池的...
大家正在长嘘短叹,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百家讲坛]嘉峪关的传说——冰道运石 选集 更多 《百家讲坛》 20241002 诗画桥 7 觅句灞桥风雪天 《百家讲坛》 20241001 诗画桥 6 鸣鞭出渭桥 《百家讲坛》 20240930 诗画桥 5 河广无舟梁 《百家讲坛》 20240929 诗画桥 4 水深桥梁绝 ...
冰道运石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严冬时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
9游长城材料一:冰道运石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 大家正在长吁短...
在修建嘉峪关时,工匠们面临运输石条的难题。他们在黑山凿好石条,却发现人力和车辆都无法搬运。在一次雷声中,工匠们获得了一张锦绸,上面指引他们冬天泼水结冰,利用冰道成功地将石条滑运到嘉峪关城下,不仅没有延误工期,还提高了效率。工匠们为感谢上苍,在关城附近修建了庙宇。玉门关原名小方盘城,...
冰道运石的原理基于冰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冰表面较为平滑,摩擦系数较低,使得物体在冰面上相对容易滑动。当石块或物体放置在冰面上时,可以通过施加外力来克服物体与冰之间的静摩擦力,使得物体开始移动。 为了减少静摩擦力,冰道运石通常在冰面上形成一条狭长的滑道。滑道表面会经过一定的处理,如加水、抛撒木屑等,以...
【 冰道运石传奇 】在嘉峪关城的修建过程中,如何将大量沉重的石条从黑山运至关城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些石条长2米、宽0.5米、厚0.3米,体积庞大,人力和车辆都难以移动。随着隆冬季节的临近,工人们愈发焦虑,生怕耽误工期,进而影响他们的生计甚至性命。 在这关键时刻,山顶一声闷响,白云中飘下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