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作为我国文学艺术事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和影响力,为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位于天津大学卫津路老校区的青年湖畔,院舍建筑面积六千平方米,2001年筹建,2005年落成。这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大师周恺在自己的母校完成的第一个建筑作品,也是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在传统的理工科院校腹地营建...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位于天津大学主教学区,基地形状方正,东侧紧邻校园主干道,南侧为教学实验楼,北侧为马鞍形体育馆,西侧与校园内最大的青年湖相邻。2001年,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作为以理工科为主体的天津大学引入的特色学院,其浓郁的历史、人文色彩和独特的教学方式,使其一开始便具有了自身独特的学院性格。同时...
天津日报讯(记者 仇宇浩 摄影 姜宝成)一年一度红叶季,相逢最美北洋秋。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唱秋·2024第六届红叶季”活动,吸引了众多天津大学师生参与。在澄心池一侧,学子们把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写到心愿卡上,装进信封,投进“2025、2026、2027”三个信箱,等待“写给明天的自己”的信。冯骥才文学...
天津日报讯(记者 仇宇浩 摄影 姜宝成)一年一度红叶季,相逢最美北洋秋。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唱秋·2024第六届红叶季”活动,吸引了众多天津大学师生参与。 在澄心池一侧,学子们把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写到心愿卡上,装进信封,投进“2025、2026、2027”三个信箱,等待“写给明天的自己”的信。冯骥才文学艺术...
央广网天津10月29日消息(记者张强)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表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获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日常工作场景(央广网发 天津大学供图) 据了解,此次评选工作坚持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严格评选标准,历经8个月...
6月10日,正逢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下称“冯研院”)内外被各种非遗装点得热闹非凡,来自大江南北的众多非遗传承人和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冯研院五个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的成立。继全国首批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之后,非遗学独有的田野教育实验与实践将通过基地开展起来...
天津日报讯(记者 仇宇浩 摄影 姜宝成)一年一度红叶季,相逢最美北洋秋。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唱秋·2024第六届红叶季”活动,吸引了众多天津大学师生参与。 在澄心池一侧,学子们把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写到心愿卡上,装进信封,投进“2025、2026、2027”三个信箱,等待“写给明天的自己”的信。冯骥才文学艺术...
央广网天津6月11日消息(记者韩雨晨)6月10日,正逢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自大江南北的众多非遗传承人和学者齐聚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冯研院”),共同见证冯研院五个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成立。继全国首批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后,非遗学独有的田野教育实验与实践将通过基地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