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清王鹏运《半塘丁稿·鹜翁集》云:“冯正中《鹤踏枝》十四首,郁伊倘况,义兼比兴。”调名即《蝶恋花》。 谁道句:近人梁启超云:“稼轩《摸鱼儿》起处从此脱胎。文前有文,如黄河液流,莫穷其源。”(《阳春集笺》引)。闲情:即闲愁、春愁。 病酒:饮酒过量引起身体不适。敢辞:不避、不怕。...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朝代:五代作者:冯延巳原文: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译文及注释 更多 作者:佚名译文谁说闲情意致被忘记了太久?每到新春来到,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为了消除这种...
《鹊踏枝》,宋时晏殊改为《蝶恋花》,取意自梁简文帝诗“翻阶蛱蝶恋花情”。原唐教坊曲名,商调曲。又名《黄金缕》《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这首《鹊踏枝》写的是一种“闲愁”,自古词家往往先写景,后言情,此词却以一句“谁道闲情抛掷久”的问语发端,立时便将词人的满怀愁绪倾洒出来。正如唐圭...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五代·南唐-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翻译: 谁道闲情抛掷久。 谁说闲情逸致被忘记了太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每到新春来到,我的惆怅心绪一...
1【题目】【五代】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阅读答案鹊踏枝【五代】冯延巳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注】①青芜:丛生的草。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的首句对表达这种...
冯延巳、李煜被认为直接影响了北宋以来的词风。有“吹皱一池春水”名句。 鹊踏枝:词牌名。即《蝶恋花》。 又名《黄金缕》、《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词牌始于宋。双片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鹊踏枝》词牌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之情为多。很多人填过,其中写爱情较出名的有柳永和欧阳修的,苏轼的...
这首《鹊踏枝》,我认为是冯延巳的作品,词的第一句就不同于温庭筠和韦庄的。“谁道闲情抛掷久”,一开头就提出感情,是主观感情的表现,可他所说的感情是不能用事件来说明、界定的“闲情”,是自然而然的、莫知其然而然的一种感情。曹...
冯延巳回答道,“词名‘鹊踏枝’,本来是唐教坊曲,词句长短错落,就像鹊鸟在枝头嬉戏。我写下这首词时,恰好正好看到鹊鸟啼鸣,于是便以此来抒写伤春之情。”后来,李煜也依此调填了一首《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将其易名为“蝶恋花”,被北宋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等文人发扬光大,成为了如今我们最为熟悉...
冯延巳(fénɡ yán sì)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