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大学冯小明教授、林丽丽教授及其合作者利用实验室发展的手性双氮氧/CoII配合物催化剂(冯催化剂),实现了手性路易斯酸催化烯丙基α-萘醚的不对称para-Claisen重排反应,以良好收率和高对映选择性得到了一系列具有全碳季碳中心的手性萘酮类化合物 (图1c)。(DOI: 10.1039/d3sc05677e) 图1. 烯丙基萘基醚...
四川大学冯小明院士和刘小华教授团队实现了简单加热条件下C4未取代萘基1-炔丙基醚底物的对位Claisen重排反应,高效地合成了一系列非手性和手性的1-萘酚。然后实现了C4取代的萘基1-炔丙基醚底物的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得到一系列C4双取代的手...
近日,四川大学冯小明院士课题组在这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利用手性双氮氧/镁(II)配合物催化D-A氮杂环丙烷与异腈的不对称[3+1]-环加成反应,实现了光学活性氮杂环丁烷的高效高选择性合成,相关成果发表于Org. Lett.(DOI: 10.1021/acs.orglett.2c00190)。冯小明课题组简介: 冯小明课题组的研究集中在有机合成和催化...
冯小明院士团队基于课题组发展的手性双氮氧/金属配合物作为Lewis酸催化剂在环加成等多种反应中表现出的优异效果,设想:以非手性双Rh盐催化醛与重氮生成叶立德,而后手性双氮氧/金属配合物作为Lewis酸催化剂催化后续的叶立德与亲偶极子的立体选择性环加成。反应使用β,γ-不饱和-α-酮酸酯、醛与α-重氮酯做为底物,R...
四川大学冯小明课题组(化学实验部分)与北京大学深圳湾实验室吴云东课题组(理论计算部分)合作,使用手性双氮氧/钪(III)配合物,实现了首例链状简单酮与α-重氮酯的催化不对称同系化反应,以高收率及出色的区域、化学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得到一系列含手性α-季碳中心的β-酮...
2018年,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冯小明院士课题组利用自己发展的N,N-二氮氧配体,与Ni形成具有双重作用的催化剂,实现了α-重氮羰基化合物与烯丙基硫化物的不对称Doyle−Kirmse反应。反应条件温和,时间短(大多数5-20 min),产率高,对映选择性非常好。文章DOI:10.1021/jacs.7b12486。
四川大学冯小明院士课题组ACS Catal.:手性路易斯酸催化色酮与邻甲基苯甲醛和邻烷基二苯甲酮的不对称光烯醇化/Diels-Alder反应 四川大学超话#冯小明##ChemBeanGo##路易斯酸催化# O网页链接光烯醇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合成化学。近年来,在手性有机小分子和手性路易斯酸以及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催化下,一系列...
冯小明/刘杨斌—深圳湾实验室团队成立于2020年(https://www.x-mol.com/groups/feng_asl_shenzhen),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 可见光催化的自由基不对称反应;2. 惰性碳氢键的不对称官能团化反应;3. 天然产物导向的有机反应方法学研究。本团队致力于突破现有不对称催化与合成研究领域所存在的挑战,拓展手性双氮氧配体在...
近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刘小华教授和冯小明教授课题组利用手性双胍单盐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对醌胺和芳基烷基烯酮不对称[3+2]环化反应,以高收率、高对映选择性得到一系列手性氢化吲哚产物,产物可进一步转化为复杂的多环衍生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Organic Letters(DOI: 10.1021/acs.orglett.4c00780)上。
最近,四川大学冯小明院士课题组从β,γ-不饱和-2-酰基咪唑出发,在N,N’-双氧金属络合物催化下 实现了串联异构化/α- Michael加成、Mannich反应和串联异构化/硫杂Michael加成等反应(图1b)。该工作于近日发表在化学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上。 ▲图 1:β,γ-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多种反应性(图片来源:Nature Comm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