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将军都说:“《春秋》之义,大夫出使国外,如果遇到有利国家之事,可以自行其事。冯奉世的功劳尤其显著,应当加封爵位赏赐土地。”少府萧望之单独认为冯奉世奉旨出使有其任务,却擅自假托皇帝命令违背旨意,征发诸国兵马,虽然有功劳,但不可以用他做后人的榜样。如果要...
认为冯奉世功劳显著,应当加封爵位、赏赐土地,予以表彰!但少府萧望之却认为冯奉世奉旨出使是有任务的,而他擅自假托皇帝命令,征发各国兵马,虽有功劳,但却不能成为后人的榜样。如果给予封赏,就为以后出使的人开了先河,大家会以冯奉世为榜样,争相发动军队,邀功求赏,在夷狄各族中为国家惹是生非。所以,此...
不久后陇西地区的发生了羌虏叛乱,于是给了冯奉世立功封侯的机会。于是冯奉世在朝议时反驳了丞相韦玄成等人提出的回避战争的做法,并建议积极出兵平定战乱。汉元帝刘奭相信的了冯奉世的说辞,给了他四万人的兵权出兵陇西。然后冯奉世带兵出征,以屯田的名义向陇西进发,与副手典属国任立、护军都尉韩昌分为三路...
人物简介:冯奉世(?~公元前40年),字子明,上党郡潞县(今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人。 西汉时期大臣,冯唐的孙子。汉武帝末年,以良家子的身份,选任郎官。汉昭帝时,补任武安县长,坐罪免官。学习《春秋》,钻研读兵法。得到前将军韩增推荐,出任军司空令。本始年间,随从范明友攻打匈奴,回朝再次担任郎官。汉宣帝在位,历任...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赵充国因为羌族的叛乱而表现出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与此同时另一个人也表现出了自己的担当,这个人就是冯奉世。1.名门之后 战国时,秦国想要进攻韩国的上党,冯奉世的祖先冯亭是上党的太守,在走投无路后举城献给了赵国,间接导致了长平之战的爆发。后来冯亭在长平之战中战死,其家族四分五...
萧望之是儒家学派的领袖,儒家在朝廷中势力极大,他反对冯奉世封侯的理由是冯奉世未经朝廷同意擅自行动,属于矫诏行为。最终,给冯奉世封侯的建议被搁置,只给他封了光禄大夫和水衡都尉的职位。这是冯奉世第一次错过封侯的机会,也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汉元帝刘奭继承皇位后,冯奉世再次受到了重用。他被任命为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至武帝末,奉世以良家子选为郎。昭帝时,以功次补武安长,失官,年三十余矣。乃学《春秋》涉大义,读兵法明习,前将军韩增泰
一、从山西小城到西汉名将:冯奉世的故事开始于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山西潞城。说到潞城,大家可能会想到美食、风景,但冯奉世的出生让这个地方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冯奉世从小聪明过人,读书写字样样精通,尤其对兵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难怪后来能在战场上如鱼得水,甚至让敌人感到“哎呀,这小子真难对付!
西汉名将辈出,前期有韩信、周勃,文景时期有周亚夫,汉武帝时期有卫青、霍去病,今天谈一谈宣元时期的名将冯奉世。冯奉世(?—前39年),字子明,祖籍山西潞城人,后来迁徙到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是战国时期韩国上党太守冯亭的后人,冯唐之孙。武帝末期,冯奉世以良家子的身份选为郎,成了宫廷卫士。昭帝时,因...
冯奉世出生于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家族。其家族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祖先冯亭在韩国上党郡担任郡守,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担当。长平之战中,冯亭壮烈战死,这一事件成为冯氏家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冯氏宗族分散到各地,有的留在潞县,有的迁到了赵地。而冯奉世的祖父冯唐,正是在赵国这片土地上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