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大冯军旗发表博士论文《中县干部》,对河南某县(文中以“中县”代称)的政治生态的一个相对全面的调查研究。 论文分析了中县的干部的构成进入、轨迹、摇篮、政绩和关系,可以说分析的面面俱到。文章在对改革开放30年来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大背景下,运用政治精英生涯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县干部1978年以来的变迁...
通过在干部中引入竞赛机制和数字目管理,并在干部面前悬挂晋升这一大旗,从而为干部创造政绩注入了强激励,构成了了地方发展的制度性基础。 1984年,中县一位县委副书记带队,到河南河夏市西县和山西长子县学习目标管理和岗位责任制经验。1985年1月中县下发《关于党政机关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和岗位责任制的决定》,标志着中...
中县干部北大冯军旗博士论文【完整版】 编者按:为撰写博士论文,北大社会学系博士生冯军旗从 2008 年初开始,在中部某县挂职两年,分别担任副乡长与县长助理各一年。挂职期间,他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细致地从内部深入记录了一个县级政权的人员构成、结构、晋升方式与相互关系。 南方周末从他的研究论文《中县干部》中摘编...
办公室主任岗位是各级党政机关的关键岗位,是领导干部晋升的重要平台,是产生干部的摇篮之一。中国各级各类领导干部中不少都是办公室主任出身,从而形成了干部群体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公室主任”现象。办公室主任的重要性来源于办公室的重要性。在中国各级各类党政机关中, 基本都有办公室设置,作为综合协调部门,办公室具有...
1979年以来,中县被查处的县领导屈指可数,县委、人大、政协和公检法系统一个没有,只有县政府3名副县长被查处。1名是男女作风问题,2名是受贿等经济问题。处理结果是2名副县长降职使用,但后来都先后崛起,成为正处级实职干部。1名则开除公职和党籍。而且吊诡的是,被查处的3名副县长全部是中县人。 人大、政协领导属于...
在论文中,冯军旗通过中县干部队伍的构成、进入、轨迹、摇篮、政绩、关系、纪律这七个章节,详细地介绍了中县干部如何成为干部、如何晋升……并进而成为县域内官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其中,有一些原始的访谈记录,因为过于真实,还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导致作者公开道歉。现摘录其中一部分,请大家感受其中的辛辣味道:...
最近,由这一起“沉睡”16年的埋尸案引发出了大家对于县域官场裙带的关注。今天我们就带大家简单梳理一下北大社会学博士冯军旗的博士论文《中县干部》。作者在中县(化名,意指“县里的中国”)深耕基层官场2年,可以说一针见血地梳理出了中县乃至全国基层官场的基本全貌。
如何评价冯军旗博士的《中县干部》 起初关注到冯军旗博士的中县干部,是因为在研究生阶段就读公共管理。研究公务员的行为特征成为公共管理学中重要的焦点,而《中县干部》这篇论文正好为研究区县公务员行为特征提成了文献参考… 夏知闲 《中县干部》01 《中县干部》一文在知乎上被体制内公务员等多次提及,也有很人在类似...
冯军旗,北大博士生,他的论文《中县干部》引起学术伦理争议。经过深入了解,冯军旗的博士论文撰写与中县干部调研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他前往中县挂职,目的是为了完成论文,而非单纯地进行“卧底”式采访。在访谈每个干部前,冯军旗明确告知目的,且对人名和地名进行化名处理,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隐私保护。《...
冯军旗的论文如果也遵循了这些原则,那么可能并不违反学术伦理。知情同意是学术伦理的核心,国外高校对此有严格要求,但实践中允许灵活应用。冯军旗的研究如果经过了有效的知情同意,如通过邮件或录音等形式,那么他的研究过程就可能符合伦理标准。学术伦理旨在保障研究的公正性,包括研究结果的社会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