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从吾在七十寿辰时,写了一首诗《七十自寿》:“太华有青松,商山有紫芝。物且耐岁寒,人肯为时移?点检生平事,一步未敢亏。”这首诗就是他最好的人格写照。冯从吾一生著作甚丰,有《元儒考略》4卷,《冯少墟集》22卷,《古文辑选》6卷,《陕西通志》等。冯从吾墓位于碑林...
从此,冯从吾告辞京城,回到故里,在长安宝庆寺(今西安市书院门小学)开始了从事讲学、著述的生涯。虽身在乡野,但心系国事,他想通过讲学去唤醒士志,改良世风,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治世主张,继续与奸臣贪官等恶势力进行斗争。冯从吾的讲学深得士子之心,...
冯从吾(1556—1626),字仲好,号少墟。明代后期著名学者、教育家,关学的集大成者,陕西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清初关学大儒、周至人李顒曾说:“关学一派,张子开先,泾野接武,至先生(少墟)而集其成,宗风赖以大振。”张子即关学的开创者张载,泾野即高陵名儒吕泾野。冯从吾去世后,其《行实》记载道:...
冯从吾108字原文 冯从吾(1557年-1627年),明代学者、理学家、教育家。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观政礼部,改任御史,官至工部尚书。为政严峻,敢于直面当朝时弊,不阿“魏党”。因直谏明神宗惹怒皇帝,遭群小恶之,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削籍归里。家居26年,杜门谢客,潜心著述,是明代把程朱理学和陆王...
冯从吾,字仲好,号少墟,陕西长安人,是明代后期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被誉为“关学”的集大成者。万历十七年(1589年),冯从吾考中进士,初在礼部任职,不久后升任佥都御史。他不仅与朝中的奸佞做斗争,还敢于直言抨击皇帝的过失。在万历二十年(1592年),冯从吾递交了一份著名的《请修朝政疏》,指责神宗皇帝:“郊庙不...
湛若水三传弟子冯从吾..冯从吾(1557~1627),字仲好,号少墟,晚明西安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著名学者。受学于许孚远,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与袁可立、高盘龙同科,官至工部尚书,创办关中书院,
历史人物> 冯从吾 字仲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改庶吉士,授御史。抗章指责帝郊庙不亲自去,朝讲不到位,章奏留中不发。帝大怒,欲廷杖。适逢仁圣太后寿辰,阁臣极力劝解得免。告归。起巡长芦盐政。洁己惠商,奸宄敛迹。帝大黜两京言官,犹以前疏故,革职。他长期有志于濂、洛之学,归家二...
冯从吾简介如下:基本信息:冯从吾,字仲好,号少墟,生于明嘉靖三十五年,卒于明熹宗天启七年,西安府长安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为关学在明代的重要传人。学术生涯:自幼对濂、洛学术有深厚兴趣,后拜许孚远为师。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考中万历进士,并开始了他的仕途和学术生涯。仕途...
冯从吾在明史中的记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仕途经历:冯从吾,字仲好,长安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后改任庶吉士并授任御史。在中城担任巡视官时,拒绝宦官拜访,揭露礼科都给事中胡汝宁的不正行为,导致胡汝宁被调往外地。大考期间严格执行监督,使贿赂行为绝迹。上书直言指责皇帝疏于朝政,因直言遭皇帝大怒,...
最新更新 第5章:四卷。明冯从吾撰。冯从吾,字仲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明万历年间(1589)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其为人正直纯厚,好周敦颐、二程之“濂、洛之学”,于理学颇有研究,著有《冯子节要》、《冯少墟集》、《古文辑选》等。《元儒考略》记元代诸儒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