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大学建校初期,施行“自由教育”,后以文、理、商三科著称于世,培养了一大批文艺界、工商界和实业界的杰出人才。冯亦代在沪江读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却成为中国著名翻译家、散文家,这与沪江校园里浓厚的自由教育氛围密切相关,也与他一生的挚爱郑安娜密不可分。冯亦代(1913—2005),翻译家、散文家。原名贻德...
冯亦代和郑安娜相识于上海的沪江大学,郑安娜在表演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时,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和姣好的外貌,立即吸引了台下冯亦代的目光。两人渐渐走到了一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冯亦代被派往香港,两人由此两地分别。独自一人在香港的冯亦代饱受孤单生活之苦,他对郑安娜更加思念。于是,冯亦代给郑安娜写了一...
有一次,社会主义学院安排一些人到武汉去参观,冯亦代当然要一起去,以便了解他人此行中的动向。不料却发生了意外之事。他在日记中写道:“学院里决定三月一日去武汉,但今天下午临时知道这个对象因病不能去了,我把情况向老刘同志(朱正注:此老刘乃冯亦代特殊任务的直接上司,与冯所监视的刘某同姓。)作了汇报,...
在那场活动圆满结束之后,冯亦代非常热情主动地提出来,说要送黄宗英回家呢。黄宗英听到这个提议的时候,心里着实是有些意外的,毕竟她和冯亦代两人不过才刚刚初次见面而已。不过呢,黄宗英最后也并没有拒绝冯亦代的这个好意哦。在车厢之中,冯亦代压低了声音,语气轻柔地向她询问道:“你日子过得可还开心?”黄宗英听到...
冯亦代与黄宗英的相识与结合 1993年的一次文学活动上,冯亦代初次见到黄宗英。那时候的冯亦代已经年近八旬,头发花白,还算精神矍铄,黄宗英刚刚结束一段失败的婚姻,心情低落,却依然保持着,标志性的优雅和干练。两人初见时,一个谈文学,一个讲人生,意外地投缘。那场活动结束后,冯亦代主动提出,要送黄宗英回家,...
冯亦代和郑安娜的爱情如同一幅静谧的画卷。他们年轻时相识相恋,郑安娜是英文系才女,两人共同翻译并合作创作,度过了长达52年的美满婚姻。在人生旅途中,他们互相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然而,当郑安娜离世后,留下冯亦代独自一人面对岁月的荒凉,他渴望着伴侣的陪伴。黄宗英,少年时失去了丈夫,后嫁给了程述尧。
这次分别成了他们交往的开端。此后,冯亦代总找各种借口邀请黄宗英见面。你可以请她帮忙看看翻译作品,或者约她一起参加文学相关的聚会。慢慢地,原本只是普通朋友的两人,逐渐发展成了可以分享一切的知心好友。冯亦代对她坦白:“我这辈子写了不少东西,可从来没有遇到一个真正懂我的人。直到遇见你,我才觉得终于找到...
这次分别后,他俩的关系反而拉开了序幕。之后的日子里,冯亦代老是找各种机会和黄宗英见面。可以选择找她给翻译稿件提提意见,或者邀请她一块参加些文学活动。慢慢地,他们就从一般的朋友,变成了啥都能聊的贴心好友。冯亦代跟她讲:“我这辈子写了不少东西,但从来没有遇到过真正懂我的人。而你,就是那个能让我...
冯亦代的子女们一开始并不支持这段婚姻,他们觉得父亲已经快八十岁了,而黄宗英比他年轻了十多岁,这样的年龄差距让这段婚姻看起来难以持久。冯亦代态度坚决,他讲道:“人这一生,遇到一个真正懂你的人太难得了。”黄宗英毫不畏惧地回应:“这一路走来磕磕绊绊,总算碰上了能让我放心依靠的人,我认定了。”他们...
1993年秋天的时候,黄宗英从上海搬到了北京,和冯亦代成了夫妻。那时候,黄宗英已经68岁了,而冯亦代则是80岁高龄。这两位老人,一块儿生活了十多年的时间,一直相互扶持着。知名文人袁鹰,曾经创作了一首风趣的小诗,为二人的婚礼添彩:岁月染白发,红颜变二嫂,悠悠小港湾,退隐书海妙。在他们结婚前的一年时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