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谈中,郑薰顿时明白了,始大悟,发现颜标并不是颜真卿的后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塞默而已。 当时有人作诗嘲讽郑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说他头脑太“冬烘”。 精品推荐 【造句举例】 他总是喜欢咬文嚼字,让人觉得他像个冬烘先生,难以得到有益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
冬烘先生典故 典故:冬烘先生(1)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十五:“﹝仙人﹞或曰:‘何不使张果老见之,即此儿也。’果老曰:‘不可!使张果老见之,必令此儿不成器矣。吾未能见其面目,故未敢称名。’”后因以“冬烘先生”指神话中的隐士、道家养生学者。(2)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待他来到殿前,...
冬烘先生的故事故事概述:关于冬烘先生成语故事讲术的是冬烘先生典故一瞬间,看破这凡尘红土,才知道,原来失去不拥有更踏实;那就是,展示地方成就,唯有体育这种精神,可以原封不动的感动着每个人的心。我们拿铁管他们拿砍刀是为了争夺爱吗。我想说我舍不得你,真的舍不得;以前和轻辞吵架,只要我一哭他就缴械投降,可是...
“冬烘先生”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代称,语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这个故事是说,有一年,主考官糊糊涂涂地错认了“颜标”的名字,把他取为状元。放榜的当天,被取为状元的颜标跑到主考官面前跪下,双手作揖打拱,对他说:“请大人赐我跨马游街!”主考官不明白颜标的意思,...
冬烘先生的故事 【注音】dōng hōng xiān shēng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主考官郑薰先生在评卷时,见到颜标的卷子,他看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想颜标是颜真卿的后代,应该让这个忠烈的后代作状元。谢恩的那天,郑薰才发现错认了颜标。后来人们评论:“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唐代郑薰作主考官,一次竟把一个叫颜标的考生错当成颜真卿的后代而录取为状元。此事传开来,郑薰受到当时人的嘲笑,说他头脑太“冬烘”。后因用为头脑糊涂,凭主观行事的典故。 宋.范成大《石湖集.四时田园杂兴诗.冬日》:“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清.佚名《官场维新记》第十四回:“那巫氏的兄弟,名...
成语典故 冬烘先生很少使用 成语拼音 dōnɡ hōnɡ xiān shēnɡ 成语解释 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成语故事或出处 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成语造句 三家村的~,一年到头,一早到夜教村童。(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 成语用法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
成语典故丨冬烘先生 462024-08 3 不能就这么算了!梁爽 282024-08 4 全部辞退,移送公安!经济日报 602024-08 5 【闻一多经典作品集】《志愿》赏析(诗歌) 292024-08 6 【闻一多经典作品集】《志愿》(诗歌) 362024-08 7 【余光中对话集】余光中访谈录:中国比作母亲(k·leung) 252024-08 8 【CHG】第二章第十...
“冬烘先生”当然就是指迂腐浅陋的人,过去常用来讽刺私塾里不问世事的教师。“冬烘”一词出自唐代一个有趣的故事。五代时人王定保所著《唐摭言》一书,保存了唐代文人雅士的许多遗闻佚事,其中“误放”一条中记载:“郑侍郎薰主文,误谓颜标乃鲁公之后。时徐方未宁,志在激劝忠烈,即以标为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