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都是多血管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有效血运重建策略。然而,CABG的高风险和PCI后的高目标血管血运重建率是血运重建界非常关注的问题。 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HCR),结合了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至左前降支(LAD)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非LAD病变的技...
血管重建治疗(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包括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3)心脏康复:运动锻炼疗法,谨慎安排进度适宜的运动锻炼有助于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提高体力活动的耐受量而改善症状。 心绞痛重点总结1.心绞痛发作的部位是胸骨后还是心前区?2....
血管外科手术前高危患者随机对照实验数据采集研究所方法学有关血管外科手术前行冠状动脉重建术的文献繁多,Kertai博士针对该方面文献所做的核心综述非常优秀。然而,目前针对其中的某些重要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与观察性研究相比,随机对照实验能否提供更确切的论据?2项近期的随机对照实验是否可以彻底推翻以前众多观察性研究所...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两种常用手段,二者各有优缺点[1,2,3]。其中CABG左乳内动脉(LIMA)与左前降支(LAD)的远期通畅率高,但手术创伤大,风险高,而PCI创伤小,...
3.1 复合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在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结果 FREEDOM 研究[16]已经表明对于合并糖尿病的严重冠状动脉病变,CABG 能够降低术后死亡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其效果优于 PCI。但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多支血管病变,HCR 手术的临床效果鲜有报道。Harskamp 等[17]对618 例合并糖尿病的多支血管病变进行分析(HCR 组...
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技术(HCR)结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左乳内动脉-左前降支(LIMA-LAD)旁路的远期通畅率优势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微创优势,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提供了另一种再血管化治疗选择。绝大部分文献报道提示 HCR 可显著减小围术期创伤,在符合指征的患者中,可获得不亚于传统再...
REACH注册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下肢动脉疾病(LEAD)患者中,多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高于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对于门诊患者而言,LEAD患者的较高死亡率主要归因于其较高的多血管疾病患病率。然而,对于需要进行血管重建手术的更为严重的患者,情况又如...
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HCR)作为一种新的血运重建治疗策略,结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外科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CABG)的优势,成为除PCI和传统CABG之外的第三种备选的心肌血运重建治疗策略。本文将对HCR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 冠状动脉杂交血运重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时的血压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 血压水平增高使进行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的患者10年内心血管病和死亡率的风险处于很高危的水平。该研究目的是探讨患者PC... Tocci G Barbato E Coluccia R Modestino A Pagliaro B Mastromarino V Giovan...
摘要 目的 总结7例重症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TMLR)的经验。方法 按加拿大心脏病协会(CCS)心绞痛分级,7例患者术前心绞痛分级为3.6±0.7,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平均为2.8±0.6支,全身麻醉下左前外侧第5肋间进胸,暴露左心室壁进行TMLR,平均打孔32.5个。结果 术后1个月内心绞痛消失,6例随访1年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