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水量之比,常以符号ηω表示。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评价灌溉渠系的工程状况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既反映了灌区各级渠道的渗漏损失, 又反映了在管理过程中无益的水量损失,如日灌夜排;因过量引水或不合理的配水所引起的渠尾泄水; 渠道跑水; 田面跑水和...
摘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灌溉系统取用的灌溉总水量的比值,它反映灌区渠系输水和田间灌溉用水状况,是衡量灌区从水源引水到田间作物水分利用过程中灌溉水利用程度的一个关键指标,也是反映灌区自然条件、工程状况、用水管理水平、灌溉技术等因素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是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A.水田面积与旱地面积的比值B.灌溉面积与农田总面积的比值C.净灌溉用水量与灌溉引用水量的比值D.蒸发、渗漏的水量与灌溉用水量的比值
“十三五”时期,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28.0%、39.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65。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按照“严管控、抓重点、建机制”的思路,推动水资源利用方式进一步向集约节约转变。许文海说:“要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把节水摆在优先位置,加快...
在浙江省某灌区,通过加强用水管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8提升至0.68,年节约水量达数千万立方米。 四、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实践案例与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实现了显著提升,从0.516跃升至0.576,这一变化不仅彰显了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水平的进步,也体现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显著成效。
同时,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农业节水。水利部农水水电司农村水利处处长党平:(近1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了5.6个百分点,达到0.572。在农田灌溉面积增加了1亿亩、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量77%的情况下,农田灌溉用水总量基本没有增加,节水灌溉功不可没。来源:央视网 ...
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实现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推进品种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8,较十年前提高了0.052,这个成效也是来之不易的。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成全球单体量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了一批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反映农业节水水平、实现自然资源集约利用的一项重要指标。近日,省水利厅发文公布了2023年度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考评结果,绍兴市获评“优秀”等次,上虞区、诸暨市获评“优秀”县(市、区)。 2023年,...
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但总体上农业用水效率不高,2022年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72。加强用水管理,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是当前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明确提出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作为各省(区、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