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由于把工业化的战略重点放在发展重工业,相对地忽视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集中程度很高,从而就需要农业提供更多的资金积累。这是因为,建立和发展重工业需要较多的资金积累,资金周转慢,回收期长,要靠重工业自身来提供建立和发展重工业所需的资金是不可能的,那么,在以农业支付工业增长方式的作用...
根据查询腾讯新闻网得知,中国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的选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路径:中国的农村工业化发展路径与西方国家不同,它不是通过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殖民地化过程实现的,而是通过自力更生和自我发展实现的。中国的农村工业化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政府开始推动农业现代...
论三元经济结构下"三农"问题的出路 我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三元经济"结构。是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必然产物.是二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的必经阶段。"城乡分治、一国两策、重城轻乡"造成的"三农"问题已不... 冒国军 - 《财经界》 被引量: 1发表: 2013年 9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向 90年代,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
【经济】 14101..刚才吧主把我的处女贴删了,先沉痛哀悼下。不过既然是触犯了吧规,那么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所以这里也要先做一下自我检讨下面为了方便大家看个人对该文的观点,故进一步缩短帖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搜书,书名为《走
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第一节 工业化进程的新变化一 、与农村分离的工业化进程 介绍了50年代开始的工业化进程过程中,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达到70%,从这个指标来衡量的话,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但是在这一阶段, 由于农民没有实际参与工业化进程以及严格的户口政策,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的不...
《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是李克强在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的毕业论文[1],后被老师厉以宁编入《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一书。[2] 目 录 1基本内容 1基本内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于1988-1994年间在北京大学攻读经济学研究生,先后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是李克强在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的毕业论文 ,后被老师厉以宁编入《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一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于1988-1994年间在北京大学攻读经济学研究生,先后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北大攻读经济学硕士、博士期间,他的研究方向始终围绕着美其室批坚办音导妒投格破解城乡...
《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中分析说,10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兴起与发展,使我国走上了独特的工业化道路,促成国民经济呈现出崭新的局面。在这篇论文中,李克强已经多次提到“城市化”的概念。他分析“城市化”的意义时认为,实现结构转换的最根本问题之一,在于占我国人口80%的农村居民的现代化。如果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