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条例》中规定,我国根据农作物病虫害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将农作物病虫害分为下列三类: 一类农作物病虫害:是指常年发生面积特别大或者可能给农业生产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农作物病虫害,其名录由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制定、公布;【2023年3月...
《条例》率先提出应当树立“作物健康理念”,倡导向“防未病”转变,要求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通过强化病虫害监测、推行统防统治、实施绿色防控,推动建设全生命周期的作物健康管理体系,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发生。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第十八条 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预防控制方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农作物病虫害预防控制方案。 农作物病虫害预防控制方案根据农业生产情况、气候条件、农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情况、监测预报情况以及发生趋势等因素制定,其内容包括预防控制目标、重点区域、防治阈值、...
本条例所称农作物病虫害,是指危害农作物及其产品的病、虫、草、鼠、软体动物和其他有害生物。 第三条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分类管理、政府主导、属地负责、绿色防控。 第四条 根据农作物病虫害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将农作物病虫害分为下列三类: (一)一类农作物病虫...
3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725号国务院令,公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有何背景?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耕作栽培方式改变和农作物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频发态势,重大农作物病虫害时有发生,如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严重危害玉米等作物,现行的一些...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频发态势,重大农作物病虫害时有发生,...
新华社杭州8月20日电(记者许舜达)记者20日在杭州召开的《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宣贯座谈会上获悉,实施十余年来首次修订的《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 2010年9月30日,浙江首次出台《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近年来,受气候变化、...
新华社杭州8月20日电(记者许舜达)记者20日在杭州召开的《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宣贯座谈会上获悉,实施十余年来首次修订的《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2010年9月30日,浙江首次出台《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近年来,受气候变化、耕作方式改变...
现行《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2011年1月1日起施行,详细规定了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与预报、预防与治理、农药经营与使用等内容,在全国起到较好示范作用。近年来,受气候变化、耕作方式改变等多种因素影响,为应对新的病虫害防治形势,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2024年7月26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