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官职> 军司马 官名。① 《周礼·夏官》属官有军司马下大夫四人。西魏末、北周为军司马中大夫、上士、中士、旅下士简称,隶夏官府。掌兵事。②领兵武官。两汉校尉所领营部,置其官以佐之。不置校尉之部,则置为长官,又置军假司马、假候为副职。秩比千石。魏、晋、南朝亦置。
在古代,军司马是一种官职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少昊时代,后经过周代的发展,周朝将其视为六卿之一的夏官大司马,主要负责军事事务。到了汉武帝元狩四年,太尉这一职务被改称为大司马,直至汉代末期,这一名称又被改回了太尉,而南北朝时期,大司马与大将军并称为两大官职,但在隋朝时这一职务...
军司马校尉下,指挥兵马400余人,别领营属叫别部司马,即别部司马独立于正式编制,独立性较强;前期别部司马为直属将军,东汉后期军制纷乱,别营、别部司马亦日增,更作为各诸侯接收流散武装壮大势力的手段,或给予投效在他手下的人员以相对独立的编制,因此别部司马手下兵马常常比军司马多400。曹操刚开始起兵时,...
军司马在校尉之下,统领兵马400人,而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也就是说别部司马是独立于正规编制之外的,独立性比较强;早期别部司马是直属于大将军的,东汉末年军制混乱,别营和别部司马也日趋增多,多被各路诸侯用作收编流散武装以增强自身实力的工具,或者是给投效于自己麾下的人一个相对独立的编制,所以别...
军司马一人,秩比千石。不置校尉之部,单设军司马一人。其余将军领兵征伐时,所属也有司马等官领兵。按照汉制,部队分为地方守备部队和中央的机动部队两大类 大将军相当于三军总司令,对皇帝负责,类似我们的总参谋长 军司马是大将军的参谋长,相当于主管作战的副总参谋长 相当于中将军衔 ...
展开【咸博微课堂·文物说汉】军司马之职设置久远,在东汉时期较为多见,领兵大将军的各部营都有军司马。军司马是各部营的副统领武官,辅佐部营主将领兵作战,如部营没有设置主将,则由军司马统领军队。军司马是汉代军队中比较重要的官职,不少名将都有出任过...
汉军司马印:铜质、方形,鼻纽,印身边长2.34×2.33厘米,高2.3厘米,印面阴刻篆书“军司马印”四字。此文物保存完整,系从兰州华林山某汉墓出土,为国家三级文物,现收藏于兰州市博物馆。 西夏铜首领印:长5.5厘米,宽5.5厘米,厚1.1厘米,系从兰州市皋兰县某处征集所得。铜质,印面为正方形,背有钮,印文为阴刻的西夏...
军司马印 军司马印 此印是东汉铜质官印,鼻钮,纵23毫米,横23毫米。现藏南京博物院。《后汉书·百官志》:“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比千石。……其不置校尉部,但军司马一人,又有军假司马、假侯,皆为副贰。”营五部,即前、后、左、右、中五部,各部由校尉掌管,不设校尉的部,则由军...
展开军司马之职设置久远,在东汉时期较为多见,领兵大将军的各部营都有军司马。军司马是各部营的副统领武官,辅佐部营主将领兵作战,如部营没有设置主将,则由军司马统领军队。军司马是汉代军队中比较重要的官职,不少名将都有出任过军司马的经历。(咸阳日报全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