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韩国作为中国的近邻,对中国相对了解较多。而美国作为世界级大国,其对中国的看法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三国的教科书中对中国的评价各不相同,呈现出鲜明的对比。接下来,我们将分别探究日本、韩国和美国教科书中对中国形象的描述。作为中国最近的邻国,日本与中国有着悠久而复杂的历史联系。唐宋时期,日本向中国...
如果说,日本教科书用了大量的赞美褒奖之词来叙述中国古代史,表达了他们对中国古代的崇高敬意,那么他们对中国近代史的叙述,就显得有些刻薄。在日本教科书中,有关近代中国的叙述里,不乏“腐朽无能”、“软弱衰败”等字眼,借此偷换概念,让学生认定,日本之所以入侵中国,是为了让中国得到更好的发展。事实上,这...
这本书的作者是彼得·海斯勒,中文名叫何伟。何伟是90年代以来最早写中国的西方作家之一。那个时候世界对中国的认识还比较有限,而他在中国待了十年,写下了纪实中国三部曲,都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进行细致的观察,《江城》就是第一本。这本书讲述的是他在1996-1998年到涪陵师专教授英文的整个见闻,写出了他...
而辉煌腾达的新中国,才是最优美的乐章。 所以,你要写中国,就不能要写中国。 要写长城的雄伟,五岳的雄奇,长江的奔腾,黄河的呐喊;要写一代伟人毛泽东擎起新中国的光明,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历尽艰辛,把希望播种在这片百废待兴的土地上。 要写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举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把嘹亮的国歌唱...
孔子可不仅仅是一门学派的领袖,在封建时代的末期,他是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可以说孔子对于中国人,就如同耶稣对于整个西方。但是在美国人眼里,孔子则是一种教育家和思想家的身份来描述的。他们重点写了孔子的游学经历,还描述了他在政治上的不得志。但更多的是阐述儒学思想,对于整个中国后世的深远影响。所以说在...
贾平凹:写“商州”写了那么多中短篇小说,散文。后来觉得“商州”就在秦岭中,逐渐目光扩大,待到长篇小说《秦腔》之后,秦岭的意识才强烈。秦岭之所以称为中国龙脉,不仅是地理上,气候上,更是历史的,人文的,它是最中国的伟大之山,从某种意义上讲,写秦岭就是写中国。以前我讲过,走出了家乡回头看家乡才能理解...
那么,在美国人的历史课本上,又用了多少篇幅来记录中国呢?答案是仅仅20页,这其中重点介绍了6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万世师表——孔子 第一位是堪称万世师表的孔子,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千百年的发展,是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如今,孔子学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在俄罗斯所有的历史教材中,有一本叫做《世界文明史》,在这本书中,对于中国的历史用很大的篇章描写。主要写了三部分,分别是政治制度、文艺成就、精神思想三种内容。其中,政治制度部分主要是从中国各个朝代的制度入手,通过探索中国政治制度系统的发展,分析中国历代统治思想的演变。还有中国的“科举制”,也被纳入了...
武皇,则是这四个皇帝中特殊的一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性掌权者,像那些男性统治者一样,让这个盛世更加繁荣。是女性,是皇帝,正因此让武则天变得特殊 写进美国教科书,世界舞台上也未必有这样的女性领导者。在历史教科书中最后一位中国人,郑和,一个像哥伦布一样走上海洋,走进世界。郑和...
而对于美国来说,个人英雄主义几乎已经被夸张到了极致,只要有一个主角人物就可以,其他人物可以通通忽略不计。也正因如此,美国人的历史课本上再写中国历史时,只用了短短的20页,在这20页中记载了6个中国人。当然美国的历史课本,进入中国历史可能有自身的顾忌和考量,这一点咱们不做过多探讨,单纯来讲讲这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