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战神之一、武功最高的皇帝,都是他——冉闵,冉魏朝开国也是亡国的皇帝,五胡乱华时奋起屠胡的汉人,一生功过千秋任人评说,可谓毁誉参半。冉闵的老家——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高堤乡冉村(现在分为寨里村、寨外村),村外曾有冉闵的衣冠冢,规模较大,可惜在特殊年代被毁弃了。现在的寨外村东,有冉闵纪...
冉魏建立后,石祗据襄国,与冉魏对峙,双方战乱不断。先是石琨带10万人讨伐邺城被击败,随后又是冉闵带领10万人北伐襄国遭遇全军覆没。接着,刘显带领7万大军进攻邺城,结果也大败而归。刘显败归襄国后,又发动政变杀石氏,向冉魏投降。自此,后赵才宣告结束。冉闵和石祗看似两个政权的战争,实质上依然是后赵宗室之...
冉闵(322-352),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汉族。果断敏锐,以勇猛著称。在五胡乱华时期,带领北方汉人勇敢的反抗胡人入侵,救中国于生死存亡之际。公元350年建立冉魏政权,发布《杀胡令》给入侵中原的胡人以痛击。公元352年,冉闵为前燕所败,死于胡人之手。冉闵卒,天降异象,胡人惧...
然而燕军蜂拥而上,慕容恪历史上第一次使出了“铁甲连环马”,团团围困,冉闵寡不敌众,突围而走,在奔走二十里之后,朱龙马力竭而亡,冉闵无力回天,力尽被执。永和八年,冉闵在遏陉山被杀,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虫大起,自五月起天旱不雨,直至十二月。慕容儁派使者前往祭祀冉闵,谥号为武悼天王,当天...
冉闵之败的原因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点:没有足够的威望,不能统驭北方的胡夏势力;杀胡令造成其彻底站在了胡人的对立面,失去了胡人武力的支持;只有邺附近的少片土地,不足以支撑其扩张战略;北方的经济在持续的内乱中遭到严重破坏,冉闵没有经济基础;没有与东晋建立从属关系导致其不能最大程度上聚拢起河北的...
然而,称帝后的冉闵,虽有霸王项羽之勇,但缺少帝王之谋,在四面楚歌之际,却败招频出,也决定了他的命运。冉闵称帝后,实施了内部大清洗,由于对李农等人的猜忌,诛杀了李农、王谟、王衍等人。作为冉闵昔日的得力伙伴,死在了队友的手里,冉闵也失去了乞活军的信任。在京城之外的石氏子嗣和地方诸侯没有一个支持...
冉闵,(320年-352年6月1日)汉族民族英雄,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冉魏的开国君主,亦以勇猛著称,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之一。冉闵的生父叫冉良,自幼习武,11岁时就已统率起族人与胡人作战,熟于骑马,多力、善射,勇而无惧。冉良和父亲都在乞活军中担任部将。他十二岁时,...
公元349年,后赵大将冉闵连斩两任皇帝,下达了著名的《杀胡令》,三天时间血洗邺城,杀害20余万羯人,驱逐数十支北方胡人部族,导致数百万人死在路上。350年正月,他废杀石鉴,又清洗了石虎的38个子孙,接着将国号改为“大魏”,正式登基称帝,后人却评价他是“屠夫天子”。然而没有冉闵屠戮胡族,也许1700年...
一、冉闵:从被收养的汉族孩子到胡人高官公元319年,一个汉族男孩冉闵出生在一个将门世家。据记载,冉闵天资聪慧,肤色白皙,与当时黄皮肤的胡人不同,更像是一个汉族男孩的样子。12岁时,冉闵与父亲一同逃荒,投奔后赵政权的开国皇帝石勒。石勒见冉闵聪明可爱,决定收他为养子。石勒是一个残忍凶狠的皇帝,他通过武力...
他就是冉魏政权的建立者——冉闵。关于冉闵,尊崇他的称其为民族英雄,反对他的则骂其有勇无谋、杀人无数、祸乱天下,真实情况究竟是什么?五胡乱华,民族危亡 在中国,无论是奴隶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有一个威胁始终伴随着中原王朝难以摆脱,那就是北方少数民族,或者说是游牧民族的袭扰。他们从塞外草原、茫茫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