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阶段:20世纪20——40年代的内部控制 对内部牵制系统的审查不应该只限制在特定的会计范畴,还应该对交易处理的方式有全面的了解,这对于职业界而言意义是很明确。2. 第二阶段:20世纪40——80年代的内部控制 述定义的重大改变在于将内部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结构并且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1. 内部牵制阶段:在1940年之前,内部控制理论主要体现在双人记账和复式记账实践中,这一阶段可视为内部控制的早期形式。2. 内部控制初步阶段:1953年10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了《审计程序说明》,标志着内部控制概念的正式提出和发展。3. 内部控制架构阶段: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第55号《...
2、第二阶段:20世纪40——80年代的内部控制: 述定义的重大改变在于将内部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结构并且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的三个要素要为完成内部控制的目标服务。 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企业财务的可靠性、营运的效率效果和相关...
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1、内部牵制,1940年之前,双人记账和复式记账 2、内部控制初步,1953年10月颁布了《审计程...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标志性成果如下:1、第一阶段:20世纪20——40年代的内部控制:对内部牵制系统的审查不应该只限制.....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标志性成果如下:1、第一阶段:20世纪20——40年代的内部控制:对内部牵制系统的审查不应该只限制在特定的会计范畴,还应该对交易处理的方式有全面的了解,这对于职业界而言意义是很明确。2、第二阶段:20世纪40——80年代的内部控制:述定义的重大改变在于将内部...
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内部牵制,1940年之前,双人记账和复式记账 2、内部控制初步,1953年10月颁布了《审计程序说明》3、内部控制架构,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第55号《审计准则说明书》4、一体化内部控制,1992年COSO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5、全面风险管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