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条 内部审计人员需用联系及综合性的思维方式、以高超的沟通与合作技能来组织和编写审计报告。 第二章 审计报告的构成要素 第十条 内部审计报告因审计项目预定目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一般的内部审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一)标题; (二)收件人; (三)正文; (四)附件; (五)签章; (六)报告日期; (七)其...
中期审计报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简化审计报告的要素或内容。 第六条 审计报告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实事求是地反映被审计事项,不歪曲事实真相,不遗漏、不隐瞒审计发现的问题;不偏不倚地评价被审计事项,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 (二)要素齐全,行文格式规范,完整反映审计中发现的所有重要问题。 (三)逻辑清晰...
一般在报告日期之上,以报告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内部审计机构署名,如使用机构印章,加盖印章应当端正、居中下压内部审计机构署名和报告日期,使内部审计机构署名和报告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一行之内。如不使用机构印章,一般在正文之下空一行编排内部审计机构署名及其负责人签名(主要用于征求意见阶段...
一般在报告日期之上,以报告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内部审计机构署名,如使用机构印章,加盖印章应当端正、居中下压内部审计机构署名和报告日期,使内部审计机构署名和报告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一行之内。如不使用机构印章,一般在正文之下空一行编排内部审计机构署名及其负责人签名(主要用于征求意见阶 (...
第二十四条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应当在结束现场审计工作之后进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按照 以下程序编制审计报告: (一)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二)编制审计报告初稿; (三)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四)复核、修订审计报告并最后定稿。 第二十五条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报告的准备工作时,应重点关注以下事项: ...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的书面文件。 第三条本指南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内部审计业务,也应当参照本指南。 第二章 一般原则 第四条...
第一条 为了指导内部审计人员编制和出具审计报告,规范内部审计报告及相关活动,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所称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书面...
报告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向组织内部管理层和其他相关方提供审计结果,帮助他们了解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其次,指南规定了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包括审计意见部分、有效期限、审核范围和时间、项目/过程名称、重大风险指标等。其中,审计意见是报告的核心部分,用于表达审计师对内部...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报告的正文是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一般应当包括以下项目: (一)审计概况; (二)审计依据; (三) 审计发现; (四)审计结论; (五)审计建议; (六)其它方面。 第十四条内部审计报告的附件是对审计报告正文进行补充说明的文字和数字材料。一般应当包括: ...
第一条为了指导内部审计人员编制和出具审计报告,规范内部审计报告及相关活动,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书面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