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4月9日,“满洲国”总理郑孝胥在京都拜访内藤湖南4)对“排日思潮”的观察与评论甲午战争结束后,内藤湖南指出,“中国因甲午战争受到大的惩创,实际上是一件好事”,因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人的亲日风气”。日俄战争后,南满地区被纳入进了日本的势力范围。对此,内藤湖南欣喜若狂。他不仅一再...
傅佛果,《内藤湖南:政治与汉学》,陶德民、何英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钱婉约,《内藤湖南的中国学》,九州出版社,2021年。陶德民,《内藤湖南晚年的东方回归及其含意》,载杨贞德主编,《“中研院”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视域交会中的儒学:近代的发展》,“中研院”,2013年,59-84页。小野泰,...
从国家制度出发,内藤湖南认为,废除帝制、实行共和固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但是,对于维护多民族统一的国家而言,共和制度是“软弱无力的,“中国政府越是走向民主,就越会丧失对异族的统治力”。进犯新疆的沙俄军队 3)小结 众所周知,在中国边疆史地的研究上,内藤湖南可谓硕果累累。具体而言,他对中国历史上汉族...
傅佛果,《内藤湖南:政治与汉学》,陶德民、何英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 钱婉约,《内藤湖南的中国学》,九州出版社,2021年。 陶德民,《内藤湖南晚年的东方回归及其含意》,载杨贞德主编,《“中研院”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视域交会中的儒学:近代的发展》,“中研院”,2013年,59-84页。 小野泰,《内藤湖...
在日本汉学界,内藤湖南享有“东洋史的巨擘”之美誉,他的思想和学术遗产还被列入“日本经典名著”和“日本思想家”的行列。 1969年到1976年,筑摩书房陆续出齐《内藤湖南全集》,共14卷,收集了内藤湖南生前的绝大部分著作。未收入全集的文章注明当时刊载的报刊。
内藤湖南生于明治维新的前两年,即1866年,病逝于“九一八事变”的后三年,即1934年。他的一生可谓贯穿“大日本帝国”的诞生、成长与膨胀的全过程。但他与“大日本帝国”的关系并非后人所想象的那样“亲密”。他出生于陆奥国毛马内村(现秋田县鹿角市),其父亲是南部藩士内藤十湾(1832-1908),就在明治维新决定...
●内藤-宫崎“唐宋变革论”命题的回顾 准确的说,日本学界的唐宋变革论是由内藤湖南提出、其门生宫崎市...
在论述了“大一统中国”必将分裂后,内藤湖南进一步指出,中国只有“主动解除国防”并接受“国际管理”,才能实现“领土上的保全”。 1)“国防无用”及“放弃国防” 同样在《中(支)国(那)论》一书中,内藤湖南赤裸裸地指出,民国“未来二十年左右,绝无(建设)国防的必要”。
在研究中国历史集大成者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的眼中,中国迈入近代化的标志并不是鸦片战争,也不是明清易代,而是开始于唐中期之后到南宋灭亡的这数百年时间之中,正是因为安史之乱中断了中华传统古典帝国的政治秩序,所以造成了实质意义上中国从“古典”到“近代”的华丽转身。唐朝前期继承了隋朝的凋零,但很快崛起...
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日本秋田县人,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学方面,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从对中国稀见古籍史料的搜求、考证、编辑、出版,到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划分,对中国文化发展趋势的论证,对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的分析、评论,以及在中国史学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