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一个重大的里程碑事件在此诞生:内蒙古工业大学与内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借助“蒙科聚”这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共同签署了一项价值1000万元的成果转化与开发合同。这一举措标志着团队研发的“煤基固废低碳利用与高值材料制备技术”将正式在久泰集团进行产业化应用,这不仅创造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
内蒙古工业大学是我区首个开展职务成果赋权改革的试点高校,试点改革3年来,该校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破除体制机制藩篱,不断加强转化条件建设,综合研判确定赋权方式,持续扩大成果转化自主,强化转化收益落实,有效解决了职务科技成果“不敢转”“不愿转...
出台了《内蒙古工业大学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实施方案》和《内蒙古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明确将归单位所有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予成果完成团队,赋予成果完成团队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理顺了成果转化流程,将净收...
高校科研成果管理系统是由内蒙古工业大学著作的软件著作,该软件著作登记号为:2017SR394308,属于分类,想要查询更多关于高校科研成果管理系统著作的著作权信息就到天眼查官网!
内蒙古工业大学科研成果,截至2022年9月,学校“十三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等自治区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8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37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35项,被SCI
内蒙古工业大学 强化成果转化激励措施,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一、强化体制机制建设 在全区高校率先成立成果转化部门,成立校内成果转化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一体推进转化工作。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自治区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和自治区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在向区外先进高校学习的同时,大胆...
成果赋权让内蒙古工业大学科研人员潜心科研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长期以来,受职务科技成果处置难,决策责任风险大,收益分配与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导致高校大量的职务科技成果无法转化,被形象地称为“锁在柜子里的...
内蒙古工业大学 强化成果转化激励措施,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一、强化体制机制建设 在全区高校率先成立成果转化部门,成立校内成果转化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一体推进转化工作。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自治区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和自治区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在向区外先进高校学习的同时,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