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方标准城镇内涝防治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forurbanfloodingpreventionandcontrolDB34/T4577一03主编部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部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施行日期:04年04月07日
应加强管理和宣传,组织社区居民和企业进行安全培训,提高防洪防涝意识,预防内涝发生;加强政府机构、公安部门和水利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内涝问题;定期进行涝洪预警,及时发布防洪防涝预警消息,提高涝洪预警率;实施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含水量,减缓洪水的冲刷,从而减少内涝的发生。 内涝防治标准是指实施有效的防治...
一般来说,安徽每年的入汛时间是5-9月,6-8月是主汛期。本次新标准提出,全省城镇内涝防治应遵循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新建区域宜考虑优化平面及竖向设计,控制雨水径流等措施,预留排水设施用地,明确行泄通道;建成区宜结合区域改造、用地布局等情况,考虑雨水径流控制﹑雨水管渠改造﹑设...
内容提示: 内涝防治标准 内涝是指因水位上升而导致空间淹水,造成水患和财产损失的灾害。消除内涝的有效措施是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为此,下面将简要介绍内涝防治的标准。 建立水位监测站,定期对潜水点、污水排放点以及可能导致内涝的河流和湖泊的水位进行监测,以及日常检查临近水源的水位情况。其次,实施建设措施,改善地表水...
城镇内涝防治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和地面积水深度与最大允许退水时间标准。 1.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这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某一特定强度的降雨事件在统计上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例如,如果某地区的设计重现期为50年一遇,那么表示这种强度的降雨在平均50年内会出现一次。城镇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的...
1 1总则 1.0.1为规范城镇内涝防治规划的编制和指导内涝防治工程的设计及 管理,提升城镇内涝防治能力,有效防治城镇内涝,保障城镇安全, 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城镇内涝防治的规划、设计和管理。 1.0.3城镇内涝防治应遵循近远结合、标本兼治、因地制宜、综合治 理的原则。 1.0.4城镇内涝防治规划设计...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BD 正确答案:B、D 本题解析: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6年版)第3.2.4B条规定,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城镇类型、积水影响程度和内河水位变化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按表3.2.4B的规定取值。反馈 收藏
一般会根据当地的地貌、水利条件、水源形势来划分区域,最后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确定最适合的内涝防治标准。 首先,在改善排水系统方面,必须改善排水管道,为特定区域制定相应的排水标准;此外,应实施改造方案,改善低区域的排水,使河流更加畅通;同时,还要积极修建雨洪治理设施,提高新建排水标准,促进内涝防治工程的建设。 其次,...
4.2治涝标准4.2.1城镇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应结合城镇相关规划,根据城镇类型、积水影响程度、内河水位变化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按表4.2.1的规定取值,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口密集、内涝易发且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应采用规定的设计重现期上限;2目前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分期达到标准;3当地面积水不满足表4.2.1的要求时...
根据山地城市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内涝形成机制,制定合理的防涝方案。 4.2建立健全内涝防治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调联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积极履行职责,共同做好内涝防治工作。 4.3加强内涝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通过媒体、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普及内涝防治知识,提高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