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内卷化,网络热词,指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没有实质性的创新,而是停留在没有实质意义的内部消耗上,最终导致社会停滞不前。引申含义 争抢式努力和过度竞争。当某一种社会资源有限,但争夺它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每个人得到的都越来越少,却付出的越来越多,活的越来越累。社会评价 社会内卷化,给人一...
“内卷”本是一个学术名词,在学术文献中常用作“内卷化”。经济学家韦森认为,“内卷”这个概念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最早使用的。使内卷化概念得到发展的是两位人类学家,一位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戈登威泽,他将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
“复杂化内卷”是指将简单问题通过所谓的关联和逻辑进行复杂化处理,就是常说的“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譬如研究工作者通过晦涩的概念,或者意义含糊不清的新名词构建理论体系。而这些所谓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概念”,不过是重新装修的“旧思想”“旧观念”和“旧概念”。所以乍看起来熠熠生辉的粉饰,终将...
农民工内卷化是指农民工从外出务工以后,农民工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在农村从事原来的工作,做地道的农民,也没有办法使自己转变到新的形态-城市市民,取而代之的是内心越来越纠结,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即在向市民化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条件下,内部不断精细化和复杂化的过程。农民工内卷化的特征 农...
内卷化效应就是长期从事某一方面的工作,水平稳定,不断重复,进而自我懈怠,无渐进式的增长,无突变式的发展,对即将到来的变化没有任何准备,完全缺乏应变能力。概念 20世纪60年代末,一位名叫利福德·盖尔茨的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曾在爪哇岛生活过。这位长住风景名胜的学者,无心观赏诗画般的景致,潜心研究当地的...
《农业内卷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是格尔茨所著的图书,于1963年出版。内容简介 格尔茨在实地研究中发现,在爪哇岛和外岛之间存在着二元的发展,外岛的一些地区借助于技术,生产越来越向资本密集型方向发展;而爪哇岛的一些地方则不断地向劳动密集型方向发展(Geertz,1963:62)。爪哇岛聚集了印度尼西亚2/3的人口,...
学术治理的内卷化:内涵表征、生成机理与破解之道 《学术治理的内卷化:内涵表征、生成机理与破解之道》是东北师范大学朱文辉发表的论文。2021年9月,《学术治理的内卷化:内涵表征、生成机理与破解之道》荣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组织结构功能转型与内卷化:云南农垦发展透视》是2013年8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董向芸。内容简介 《组织结构功能转型与内卷化:云南农垦发展透视》以组织结构功能为主要分析角度,以云南农垦组织为实例剖析组织发展中的结构与功能定位与变革,从组织制度和功能发挥两方面进行论证。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
《转型期社会福利的内卷化及其制度意义》是2010年11月1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马凤芝。本书是一项对城市下岗失业贫困妇女求助和受助问题进行的经验研究。内容简介 《转型期社会福利的内卷化及其制度意义:城市下岗失业贫困妇女求助和受助经验的叙述分析》研究采用叙述分析方法,以“日常生活的视角”将下岗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