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释卦爻辞中的重复和矛盾现象,来知德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意思的解经体例,比如错综说。来知德指出,八卦和六十四卦之象,卦画完全相反的为错卦,比如离与坎;卦画上下倒转的为综卦,比如损与益。 似乎相错或相综的卦所取之物象是可以互相取用的。比如,损卦倒转为益卦,其六五爻即益卦六二爻,所以二爻...
《周易入门》杂卦 | 《杂卦》形成于汉代,按照西晋韩康伯的理解:“杂卦者杂揉众卦,错综其义,或以同相类,或以异相明也。”也就是对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按照相反相成的关系两两一组,一正一反,把六十四卦配成三十二组,用最精简的一两个字概括出卦义,并解释每组两卦的关系。从解释的复杂度来看,《...
九三爻辞“伏戎于莽”一句,“戎”指的是下卦离,离在《同人》卦为火,“莽”指的是下互巽,巽在《同人》卦为草木。那么“伏戎于莽”就是伏离于巽,也就是伏火于草木。以形式化为思维媒介进行意义转换,卦爻辞与卦爻象以及卦爻象所象征的事物虽然具体内容不一样,但它们所遵循的基本形式却是一致的。
1)卦中三爻都动可成合局。(2)有两爻动,一爻不动,也可成局,谓之合起不动之爻。两动包括一明动,一暗动。 3)内卦初、三爻动化出变爻可以成局。 (4)外卦四、六爻动化出变爻可以成局。 5)卦内有两个动爻,可和月日之一合局,如测卦之日月不成合局,待后来日月#六爻 ...
学易微领悟1 | 关于易经,有经、传和学之说。易经,指的是通常64卦及卦辞、爻辞构成的部分;易传,则在易经的基础上,加上十翼的内容,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说卦、杂卦、序卦和文言;而易学的内容就更加广泛,由古今中外对易经的各家之言统合而成的一门学问。
四、周文王重卦的神道设教 周文王原本是商朝西方的诸侯,由于仁厚贤德,被尊称为西伯。当时商朝的帝王,是横征暴敛、荒淫无道的纣王。人民失望怨恨,诸侯也开始反叛。有人向纣王密告,纣王便把西伯囚禁在羑里,也就是现代河南汤阴。文王利用这段时间,把伏羲氏的八卦,两两相重,演出六十四卦,将他毕生的宝贵经验,撰写成...
《易经》每一卦的六爻,就是彼此关联的六大原则。不论是什么问题,用六个层次来描述就非常全面,不多不少。比如,把六爻应用于诗歌创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诗歌创作并非一气呵成,而是需要经历完成初稿、隔时润色、修改完善等三个过程。第二阶段的隔时润色是诗歌创造的核心,基本上分为六个阶段,一如《易经》的六爻...
《河图》比数象易奇偶阴阳天地数递卦差五方序阴阳掌中飞盘五行六伦伦理学和易和学和气道中和反应体系业句义行为学转向第二部曲:b已开阀二七二八天葵至“凡夫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乾道成男逆成儒孙悟空“筋斗云出行”西游记:a《河图》中转盘纬易⊥经易《五局流注》模型,...
在《推背图》这部充满神秘色彩的预言奇书中,第三十四象以“飓风覆船”之卦象,暗藏着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这一象的谶语“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与颂诗“太平又见血花飞,五色章成里外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用隐喻的笔法勾勒出这场农民起义从巅峰到覆灭的全过程。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不像子丑寅卯配有动物,除了作为序数词外古今中外没人知道其具体含义。我也是今天才悟出了甲和乙的确切内涵,这和岁星纪年有关。 “阏逢”读作yanfeng,是腓尼基字母第6个waw,写作𐤅(丫)对应64卦的巽卦,64卦的巽是上下两个八卦的巽,一个巽是∀,读丫(yan),另一个巽是读止,即阏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