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兽谱》是清代乾隆时期一项宏伟的文史工程,始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终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这部作品汇集了180幅瑞兽、异兽、神兽以及普通动物的精美插图,每幅画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介绍了这些动物的名字、习性和生活环境。🎨 《兽谱》的绘制者是当时的宫廷画家余省和张为邦,他们继承了传统的写实风格,同时...
《兽谱》共分六册,每册有图30幅,共180幅。《兽谱》依照以前典籍中的走兽形象及其记载中兽的名目,从麒麟开始,排列顺序按照“瑞兽”到“异国兽”等按类区分。其中既有大众喜爱的狮子、大象、老虎、豹子、熊、犀牛、麋鹿等大型野兽,也包括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马、骆驼、驴、骡、牛、羊、狗等家畜,还有一些诸如...
🔹《兽谱》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一项宏伟文化工程,涵盖了清代皇室陆生动物的“科普”知识。这本书不仅包含了现实中的动物,还有神话中的异兽,真正做到了古今中外动物的大集合。🔹这本书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每种动物的名称、习性、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全本共绘制了180幅动物图,由著名宫廷画家余省和张为邦精心绘制,军机大...
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绢本《兽谱》,经折装,纵40.1厘米、横42.5厘米,共六册,计182开。以左文右图的形式,每开介绍走兽一种。图画置于一开右页。汉文介绍竖排从右至左,满文内容竖排从左至右,共置于左页。学者王戈在紫禁城杂志上发表的《<兽谱>注释》一文中,有如下考证。 《兽谱》局部 《兽谱》作于乾隆年间,仿照...
《坤舆全图》《兽谱》这两种宫廷文献,其中的动物图绘笔致精整工丽,刻画细腻生动,赋色古雅淡逸;同时,还借鉴了西洋绘画透视学、解剖学的表现技法,通过对动物外在形态的描绘,表现出它们或温顺、或凶猛、或狡猾的种种习性。作为清代博物画的...
《清宫兽谱》是由故宫博物院编写,2014年9月由故宫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 《故宫经典:清宫兽谱》介绍了绘制《兽谱》是清代乾隆时期一项浩大的文史工程。它肇始于乾隆十五年(1750),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完成。计绘有瑞兽、异兽、神兽以及各种普通类动物一百八十幅,并对每一种动物的名称、习性与生活环境等都...
1、麒麟 中文名 麒麟,外形:身,牛尾,马蹄,一角,角端有肉。技能送子。栖息地不详。出处《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拾遗记》《春秋公羊传》等。在中国神话传说中,麒麟与龙、凤、龟合称为四灵。麒麟乃四灵之首,秉性仁厚,有蹄不踏,有额不抵,有角不触。跟对“凤凰”的称呼一样,起初,人们称呼“麒麟”是...
Unurtu:苏兽,《兽谱》称其产自美洲,身尾等长,特点是一旦有危险,就会把幼崽背在背上逃跑——可能已经有读者想到了,就是负鼠。当然,也有人认为负鼠并不符合“身尾等长”的特征。 Sumaltu:狸猴,《兽谱》精准地描绘了它的特征:腹前有皮肤形成的口袋,遇到人类就把幼崽装进袋子里跑掉——别装了,就是你袋鼠!
典故:在古代神话传说中伏羲氏观天下、看龙马之身。出河图。体形像马、但却是龙的头、龙爪、身上有鳞片、乃祥瑞之兽。龙马也被认为是精神健壮的象征。 参考形象 相关元素 龙马负图寺 兽谱 古人对异兽的描写让人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传统多一分敬畏,对未来多一分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