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之处:(1)具体内涵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爱,是有先后等级顺序的,是由“爱亲”到“爱人”,最后才是“泛爱众”。它要求按照宗法等级秩序,即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墨家的“兼爱”思想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没有尊卑、亲疏、贵贱的差别,即“...
百度试题 题目兼爱与仁爱,二者有同异。二者之异在于()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爱的程度不同 反馈 收藏
答案 1.出处不同 兼爱:“兼爱”一说,最初见于《墨子》。墨老先生被后人视为侠者之祖,他宣扬“兼相爱,交相利”的学说。 也就是对待别人要如同对待自己,爱护别人如同爱护自己,彼此之间相亲相爱,不受等级地位、家族地域的限制。 版权历业归芝风士回答网站或原作者所志米有 仁爱:出自《淮南子·修务训》:“...
兼爱与仁爱,二者有同异。二者之异在于: 答案:爱的程度不同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二力作用如图,F1=500N。为提起木桩,欲使垂直向上的合力为FR=750N,且F2力尽量小,试求力F2的大小和α角()? 答案:F2 = 318.8N, α = 18.6° 手机看题 问答题 求图中汇交力系的合力FR()?647ce8b83f9a...
三是所代表之阶级利益之异。儒家仁爱,代表宗法社会奴隶主贵族之利益,强调等级秩序,以孝悌为本,推而广之。而墨家兼爱,则代表小生产者之利益,反对奢侈,主张节俭,认为国家资源应优先用于民众福祉。 综上所述,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二者皆有其独特之处,亦有其时代之烙印。吾辈当取其精华,去其糟...
以“爱”作为彼此共同的出发点,同时又存在着各自立场和各自所处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这就注定了此二者之间既有相通性的一面,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异和对立之处。1“仁爱”与“兼爱”的内涵 “仁爱”和“兼爱”分别是儒墨两家的代表性理论和核心范畴。儒家的“仁爱”是一种有差等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
兼爱与仁爱,二者有同异。二者之异在于: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
一、相同之处 1.天道根源相同 儒家认为“仁者,天地生物之 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即人的仁爱之心来自于天地之心,墨家认为“天之行广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将践行兼爱看做天意 2.基本内涵一致 “仁爱”与“兼爱”,二者皆显出了爱的普遍性, 孔子的“泛爱众”,墨子“兼...
答:(1)孔子与墨子的不同之处。 第一,时代不同。孔子是春秋的最后一个人,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的人,所以孔子和墨子的区别首先在于时代不同。一个代表着春秋的结束,一个代表着战国的开始。 第二,立场不同。孔子的立场是贵族的,孔子甚至是站在统治阶级一边的,想统治阶级之所想,急统治阶级之所急,为统治阶级设计...
以“爱”作为彼此共同的出发点,同时又存在着各自立场和各自所处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这就注定了此二者之间既有相通性的一面,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异和对立之处。 一、“仁爱”与“兼爱”的同一性 (一)基本内涵一致 “仁爱”与“兼爱”,和西方的基督教的博爱具有某种相似性,因而,二者皆显出了爱的普遍性,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