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内容简介:人类的心智(mind)和行为也许是宇宙间最顶端、最复杂也是最奇异的现象了,但人类只有通过自身的心智和行为...展开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小满少尉2014-07-02 19:56:22 本书反映了部分西方学者对东方哲学的盲目崇拜。 19 蟥阿螞2016-06-06 14:49:29 "Some good ...
心智的具身性从其本来的含义出发,可以理解为人的心智和认知活动依赖于人们特定类型的身体结构以及身体所具有的感知运动能力或者说运动方式。所谓人的身体结构,有着两个层次的含义:既包括客观的生理层面的身体结构,也包括主观的经验层面的身体结构。而所谓身体的活动方式,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认知主体与外部环境(世界...
“具身的心智”是人类状态的一个事实,但并不是“必然”,我们往往好像活在一个脱离身体的心智,或一个没有心智的身体里。 具身的心智让我们感到踏实,让我们的行动受到内部的指导,拥有一个有意义的,心理上丰富的途径来接近我们躯体感受和情绪,在此我们感受到的感觉是:我们思考和感受的途径是“通过鲜活的身体生发,形...
作者们认为,人类的心智不是预先设定的程序,也不是空白的“白板”,而是在与外界的互动中逐渐生成的。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心智的边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广阔。🤔 例如,海豚科物种虽然拥有高度发达的大脑皮层和复杂的社会行为,但由于其身体结构的限制,它们无法像人类一样发展出高度的个体智力和文明。这进一步证明了心智与...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强调身心一体化,认为身体与心智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具身性意味着认知与身体紧密相连,无法割裂。具身认知理论主张,认知的主体是身体及其所处的世界。“具身”的本义是“认知”属性的形容词,转变为名词形式时,则是对这个属性的称谓。具身性就是伴随身体...
1. 具身心智(Embodied),认知过程依赖身体结构(如运动系统、感官器官)的参与,例如骑自行车时的平衡感不仅是脑内计算,更是身体与环境的动态互动。批判传统认知科学的“离身性”,认为“离身的大脑无价值,离地的个人无根基”。2. 延展心智(Extended), 心智的边界超越颅骨,外部工具(如笔记本、智能手机)可...
静心者只是训练自己去观察……他的心智是怎样依附于自我和“我的”的观念,以及所有苦是如何从这种依附中生起的。 【蕴(64)】 所有佛教流派共有的一套范畴,名曰五蕴。字面意思是“积聚、堆积”。色受想行识。 【色】 就像在梅洛庞蒂的现象学里一样,我们与物理世界的遭遇已经情境化和具身化了。事物都是根据经验...
一方面,具身思考有利于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在心智层面理性思考的能力。当今中国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学生理性思考,独立创新能力不够。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学生能够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相应的价值判断对于事物或现象做出自己的思考,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并不是一味的跟着...
🤰 身体与心智的紧密联系 具身理论认为,心智(或认知)并非独立于身体存在,而是身体经验和结构的产物。我们的思维、感知和情感都与我们的身体紧密相连。👐 感知与行动的相互作用 具身理论强调感知和行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通过身体与世界的互动来感知和理解环境,这种互动塑造了我们的认知结构。
自今年起,陈杰能把研究重心转向世界模型与空间智能领域。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于单张图像生成具备交互功能的 3D 世界,并且将这个生成的世界构建为具身智能体的心智模型(mental models),从而助力智能体做出更优决策。从医疗图像到具身智能,陈杰能认为自己已较好地完成了上一个使命,“接下来希望研究新的黄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