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赏析-百度教育出品 百度百科小助手 62万粉丝 · 3249个视频百度知识中台教育官方账号 关注 接下来播放自动播放 02:33 节奏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古诗来了 2.7万次播放 · 123次点赞 02:00 中考数学真题,代数式求值,普通生还在思考学霸秒解答案 三乐大掌柜 100次播放 03:01 ...
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④?【译文】其十四 经过千秋万代留传下来的仇池穴,暗中连通着小有天。虽然那神鱼如今是看不见了,可关于它是一方福地的传说,却不是谬赞。仇池接近西南地区的成州,我常常想去往那里,看看山上的十九泉。什么时候我才能在那里拥有一间茅屋,在白云缭绕的山上度过自己的晚年。【简注】其...
秋浦歌 · 其十四 唐·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字词解释: 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西。 赧(nǎn):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 作者简介: 李白(701...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四 唐·杜甫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 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 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字词解释: 仇池:山名,在唐成州同谷县(今甘肃成县)西,因山上有仇池而得名。 小有...
• 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综上所述,《鹧鸪天·其十四》是晏几道一首描绘太平盛世中迎新春的喜庆画面、表达词人对新春期盼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词作。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词汇和意象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喜庆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在《拟行路难·其十四》中,诗人以“少壮从军”为起点,刻画了一位老兵的悲惨命运。"白首流离不得还"与"少壮从军去"形成鲜明对比,与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诗主人公都早年从军,但结局各异。《十五从军征》的老兵在八十岁时得以归家,而《拟行路难》中的老兵则终身漂泊。尽管命运...
古风五十九首·其十四【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 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 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 不见征戍儿,岂...
古诗十四首(其十四)注音版 [元末明初]张昱 苏州韦刺史,早事武皇帝。既蒙南宫录,复膺符竹寄。折节就绳墨,检身勤治理。赋诗长日静,铃閤馀香至。晚逢杨开府,感激道所以。宜尔金玉音,风雅存遗制。 古诗十四首(其二)注音版 [元末明初]张昱 汉诗十九首,不复辨名氏。苏李及枚乘,伯仲之间耳。当时尚词赋,六义...
“其十四炉火照天地”出自唐代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炉火照天地”全诗《秋浦歌十七首》唐代 李白其一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其二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四【作者】鲍照 【朝代】南北朝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 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日夜隔。 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 胡笳哀急边气寒。 听此愁人兮奈何。 登山远望得留颜。 将死胡马迹。 宁见妻子难。 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 绵忧摧抑起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