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贤书院,全国共有三所,分别是台湾彰化县员林镇兴贤书院,福建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街兴贤书院,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县兴贤书院。历史沿革 兴贤书院,位于台湾彰化员林镇中正里三民街1号。原名文昌祠,创立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由当时武东堡、武西堡、燕雾下堡(今员林镇、大村乡、埔心乡、永靖乡、社头乡)...
书院门牌楼高耸,构筑精巧,门饰砖雕花鸟人物,上嵌石刻“兴贤书院”竖匾,围以龙凤呈祥浮雕,门楣横额为“洙泗心源”,左为“礼门”,右为“义路”横额砖刻。牌楼造型雄伟凝重,飞檐重叠,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全文 开放时间 1/1-12/31 全天开放 暂无回答 不知道怎么玩?问问旅行达人~ 我要提问 用户点评(2)...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五夫大体保持着南宋以来的格局,至今还较完整保留有兴贤古街、兴贤书院、刘氏宗祠、连氏节孝坊、朱子社仓、朱子巷、紫阳楼、朱熹手植古樟、刘公神道碑等30多处古文化遗址、遗迹。 兴贤书院(邓书庆摄) 兴贤古街,是朱子文化...
福建书院3——兴贤书院、武夷精舍、考亭书院 一、胡宪与兴贤书院 胡宪(1085-1162),字原仲,号籍溪。建州崇安县(今福建武夷山市)五夫籍溪人。从其叔父胡安国习二程之学。以乡贡入太学,后归隐故乡讲学,绍兴六年(1136)诏赐进士,授左迪功郎,任建州教授。曾于同宋淳熙年间在家乡创建兴贤书院,朱熹曾从其学。...
兴贤书院位于彰化县员林镇的员林公园内,主祀文昌帝君,属国定三级古迹,为员林地区最早的教育机构。兴贤书院初名“文昌祠”,最早创于1807年。1823年,广东饶平官章廪生邱海于庙内设立私塾,广收武东堡、武西堡、燕雾下堡〔今员林镇、大村乡、埔心乡、永靖乡、社头乡〕学生,所得银两重修文昌祠,并且...
位于江西省德兴。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知县何镤合邑民建。课土其中,历五载如一日。市民余明试亦捐资置田20.7亩,其后知县丁如皋继置田亩为养贤资。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县令王清彦等,捐资重建。五十八年,知县祝廷芳扩建学舍,清厘田产增膳田50余亩,附设义塾。延邑士徐行健主教。订有立品、敦行、惜...
兴贤书院于1988年修竣现存的正堂,并设有陈列室,常年陈列五夫镇历史名人先贤如胡安国、刘子翚、胡宪、朱熹等人物的相关文物与图片资料。 2018年,兴贤书院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武夷山间遇见朱子 800多年前,朱熹在五夫古镇、在武夷山间,吸纳天地山川之灵气,漫漫求索。他的精神,是道道光...
对兴贤书院的建造时间和建造者,民国《龙门县志》记载是清同治五年(1866),为龙门知县彭翰孙、邑绅李均珩、李均琼、谭锡光、廖咸等倡建,属于官民合办的性质。不过,《龙门解放前教育状况琐谈》记载的时间却为“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发起筹建以及始组筹备理事会的,是...
兴贤书院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里三市街之籍溪坊(现兴贤村,据民间传说,始建于南宋,因其坐落地名为“籍溪坊”,其旁建有“籍溪胜境”的牌坊,故推断为纪念先贤胡宪(号籍溪先生)... 展开评价 dotSource: 赞(1)回应(1) 2021-07-14 14:18 Lynee516 福建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