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系列丛书的精神分析讲的人都是较为小众的人物,讲的很不错,推荐购买。图:微博ASK 客体关系学派 当自我心理学在美国繁荣发展的时候,英国的一大批精神分析学者开始改变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再强调先天生物学因素,转而强调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形成了客体关系理论。客体(object) 并不意味着无生命的...
从婴儿的口施虐冲动中产生的迫害恐惧,要抢夺母亲体内的好东西,肛门施虐冲动要把自己的排泄物放进母亲体内(包括想要进入她的身体以便从内部控制她的欲望),对偏执和精神分裂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 . .这个早期阶段,我称之为“迫害阶段”,或者更确切地说,我后来称之为“偏执位”。因此,我认为在抑郁位之前有一个偏...
客体关系学派,作为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英国,由克莱因等人创立。这一学派在理论上有着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它特指以克莱因、费尔贝恩、冈特里普、温尼科特等为代表的一批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所形成的理论体系,这些学者改变了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转而强调早期...
这一章非常重要,因为克莱因是当代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学派的代表人物,她的思想和后继发展至今仍影响精神分析中的主流心理治疗实践。克莱因与弗洛伊德的不同之处在于,弗洛伊德更关注成人工作,认为儿童不可被分析,而克莱因则专注于儿童工作。克莱因与安娜·弗洛伊德的长期分歧 安娜·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学)认为,给来访者的诠...
客体关系学派源于英国,是对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变革,强调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不再着重先天生物学因素。这一理论中,“客体”并非无生命物体,而是带有感情的人性客体,涉及爱、恨与渴望等。客体关系理论将对关系影响的重视置于对本能欲望的关注之上。客体关系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克莱因、...
第一节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概述 一、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产生 (一)弗洛伊德的客体关系思想最早提出了“客体”(object)概念通过驱力的释放来理解客体及客体关系 (二)由驱力模式向关系模式的转变 费伦茨(FerencziS,1873~1933) 第一个强调了分析师的人格和行为极大地影响病人与分析师的...
第一节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概述 一、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产生 (一)弗洛伊德的客体关系思想最早提出了“客体”(object)概念通过驱力的释放来理解客体及客体关系 (二)由驱力模式向关系模式的转变 费伦茨(FerencziS,1873~1933)第一个强调了分析师的人格和行为极大地影响病人与分析师的关系,并...
主体间学派可以算关系精神分析的双胞胎,当然主体间受自体心理学发展的影响比较大一些。主体间学派和关系学派都是比较人文化的学派,所以他们的基础理论有一大部分来自人文学科。之前的精神分析学派大多数都是医学模式的,包括经典经分、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因为这些创始人都是医生。
1、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第一节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概述第二节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主要理论第三节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简要评价第一节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概述一、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产生(一)弗洛伊德的客体关系思想最早提出了“客体”(object)概念通过驱力的释放来理解客体及客体关系(二)由驱...
再往前发展,精神分析就走向了两个非常大的“主支”:一个是客体关系学派,一个是自我心理学学派。在客体关系学派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一个分支,就是自体心理学,当然它继承了客体关系学派的“方法论”——用“共情”去倾听和理解患者的内部世界,也吸收了一部分自我心理学的“世界观”——自我的产生。 弗洛伊德去世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