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关于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评价,说法正确的是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标志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中国从此站立起来,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1840-1949年是中国近代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
邱少云及其战斗精神,影响和鼓舞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烈火中的坚强,烈火中的永生 代代传承的“邱少云精神”■姜 征 信念坚于磐石。革命英雄并非生来勇敢,而是在革命的洪流中成长起来。邱少云出身贫寒,9岁丧父、11岁丧母,13岁就开始了长工生涯,受尽地主豪绅的压迫和剥削,苦难的童年生活、悲惨的家庭遭遇,在他内...
可以从历史教科书编排的体例上切入,又可以从抗日战争的基本事实和评价切入。60年代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重点突出了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而对于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则多是负面评价。这主要是因60年代按照革命史观来编写教材所导致的。而现有教材则从唯物史观出发,客观评价了国民...
材料一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里程碑。 下面有关于辛亥革命的一些评价和图片,阅读并回答问题 (1)请用不同的史观对上面材料进行解读(至少两种史观)。 材料二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直接得出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国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而导致的。第二小问,首先表明态度,然后运用鸦片战争爆发根本原因的知识进行说明论证,即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是站在西方
“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关于这三个历史事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相同 B.革命任务相同 C.指导思想相同 D.革命对象相同 17-18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11] ...
(1)康有为:戊戌变法(公车上书、变法维新运动、组织强学会或创办《万国公报》);孙中山:组织兴中会(答建立同盟会或辛亥革命不得分);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提出“实业救国”);(任答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2)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国民党与共产党对北伐战争的目的不同(其他
红星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斯诺对这些中国共产党的年轻的领导人的采访他们个人的经历正像斯诺所说已不仅仅是他们的历史更是共产主义在中国如何成长为什么能赢得成千上万青年男女的拥护和支持的记录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