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第十三》简评:自身行为端正,不用施号发令,别人也会顺从;自身行为不端,即使强下命令,别人也不会服从。1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十三》简评:君子与人相交,即使意见不同、观点不同,也能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小...
46.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注释】见到利益就能够想一想是否合乎道义,遇到危难愿意献出生命,长时间处于困顿之境而不忘平生所立的誓言,也可以称作完人了。 47.性相近,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注释】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了解一个道理,比不上喜爱这个道理;喜爱这个道理,比不上乐在其中。 解读:最好的教育,也许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乐在其中,才能久远。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
出自《论语·卫灵公》。固穷,固守穷困,不改变操守。斯,就。滥,放任自流。【大意】正人君子当命途不顺时,坚守穷困也不改变节操;而无德小人一旦穷困便放任自流。
1、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第二》简释:君子先做后说,先把要说的做到,然后再根据自己做到的去说,言行相符,这是君子所为。小人则相反,先说后做,甚至说了也不做。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第二》简释:君子做事,为公不为私,平时修身养...
——《述而篇第七》君子胸襟宽阔,大大方方;小人患得患失,忧虑不安。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篇第四》有德行的人不会被孤立,必定会得到其他人的亲近。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
——《论语》3、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4、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论语》6、贫而无怨,富而不骄——《论语》7、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8、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9、仁以为己任。 ——...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100句一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
篇1: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