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如何设计具备高选择性、长效稳定性的多功能膜,依然是全球膜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最近,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的陈熙萌、李湛研究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荷组装与氢键作用的二维仿生膜技术。这项创新技术不仅在精确离子分离方面表现出色,尤其在铀提取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推动了膜...
因此,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陈熙萌、李湛研究团队将一种具有“火山口状”孔隙的多孔石墨烯(PG)纳米片夹在两层GO膜之间,制备出机械性能优异、具有宏观异质结构的GO/PG/GO膜,并实现常温常压下D2O分子的高选择性筛分。相关研究成果以“Macroscopic Heterostructure Membrane of Graphene Oxide /Porous Graphene/Graph...
在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学院院长 2013年6月—2017年7月,在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工作,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常务副院长 2017年7月—2021年4月,在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工作,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执行院长 2021年4月—现在,在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
10月28日,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熙萌一行到访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以下简称“总院”),双方就未来合作方向开展座谈交流。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清平主持会议,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邵剑雄、副院长蔺丹,总院院长助理王文盛参加会议。 ...
盐湖作为全球锂资源的主要来源,其开发和提取工艺的高效性变得尤为重要。近日,兰州大学陈熙萌教授和李湛研究员课题组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提出了基于二维异质通道的“电荷锁定”增强锂分离技术,为锂资源的高效提取提供了创新...
在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学院院长 2013年6月—2017年7月,在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工作,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常务副院长 2017年7月—2021年4月,在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工作,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执行院长 2021年4月—现在,在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
创新点:兰州大学陈熙萌和李湛团队创新性地设计了二维异质通道,结合“电荷锁定”机制,通过负电荷中心捕捉镁离子,显著提升高镁/锂比盐湖中锂离子的分离效率。这一膜材料结构不仅优化了离子选择性,还有效解决了高压下的膜膨胀问题,为锂资源的高效提取开辟了新途径。
7月2日,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熙萌,兰州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邓毓博一行到农垦总部经济大厦考察交流。集团公司财务总监李克恕,农垦资产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家林及相关人员陪同考察。 陈熙萌一行先后参观了农垦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农垦总部经济大厦装修层、标准层及商业裙楼等,重点了解了大厦功能定位、入驻企业属...
近日,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陈熙萌、李湛团队在稀土元素分离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的研究成果以题为“构建二维异质结构通道:利用工程化生物膜和石墨烯进行精准的钪筛分”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团队成员通过将工程生物膜与氧化石墨烯层结合,成功构建了一种具有高效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