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和禅宗的珍贵典籍,又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由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讲述,弟子法海等人集录的一部经典。《六祖坛经》是一本六祖惠能大师的传记,记载了六祖一生遇法、得法、传法的事迹和引导弟子的言教,原典有大约两万余字,虽然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学作品”,但依然...
六祖慧能对众人说:“台下有个偷盗佛法的人,潜藏在听讲席位里。”志诚听了就出来礼拜六祖,详细说明了神秀大师命其南渡学法,北还后向他转述心得的情况。六祖慧能大师说:“你从玉泉寺来,应该是个密探。”志诚回答:“不是。”六祖说:“怎么会不是?”志诚答:“我没有说明的时候是,说明了以后就不是了。”...
《六祖坛经》记述了惠能传奇的一生。形成中国伟大的思想……禅。 惠能不识字,《六祖坛经》是一本故事书。是一千多年前,惠能的弟子在现场记录下来的,口语式的,剧情似的,让我们身入其境,心心相印。 行由品第一 当时,惠能大师到宝林寺,韶州韦刺史和官员入山,请祖师到城里的大...
《六祖坛经》全书一共分为十品,分别为行由品、般若品、疑问品、定慧品、坐禅品、忏悔品、机缘品、顿渐品、宣诏品、付嘱品。第一《行由品》,六祖大师自述他的身世,以及求法、得法乃至弘法的种种历程,也是本经的序分。第二《般若品》,六祖应韦刺史的请益,而为大众开演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的法义,谓“若识得...
六祖就说,我也要诵此偈结来生缘。诵这个偈子,不堕恶道嘛,所以能够结来生缘。(未完,待续) 坛经讲记 但用此心 行由品第一: 共四讲(第二讲至第五讲),为期四周(5月6日至6月2日) 本周内容(根据实际学习或有微调): 参与方式: 为期三十周,以“品”为单元邀请书友,根据各自情况,或读全书,或读数品。
六祖坛经 登录 行由品第一 本品记叙了惠能大师在曹溪宝林寺时,应韶州刺史韦璩之邀于大梵寺为众生讲述自己的身平及得法因缘。通过讲述“闻经得悟”、黄梅参拜五祖等事由,暗示了南宗禅法与《金刚经》及东山法门的渊源。通过“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宣扬了南宗禅门的佛性...
一九五二年春,从虚云老和尚座下接法的净慧长老步行数十里至韶关县城摄影存念。 (1996年10月20日) 上次讲到六祖大师三更入室,得到五祖的衣钵,并且五祖又给他诵一次《金刚经》。在这个诵《金刚经》的过程中,六祖的悟境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然后一口气讲了五个何期自性如何如何。应该说,至此,六祖大师他的悟境圆满...
六祖坛经·行由·第一节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於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六祖坛经 登录 第一 行由品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惠能严父,本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