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过程中,地处西南腹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承担着新的使命,保持“六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强化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廊道,既是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现实需要,也是探索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六江”规划》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从生态共保、共建、共享3个方面,统筹成渝地区“六江”生态廊道建设,提出“将‘六江’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点保护带、...
“六江”生态廊道建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的工作任务,是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具体行动。 为科学统筹“六江”生态廊道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着眼提升川渝两地跨区域、跨流域协同治理能力,共筑长江上游...
11月21日,重庆市、四川省共同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规划明确了到2035年成渝地区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涪江、沱江等“六江”生态廊道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提出了8个行动计划和21项重点工程,形成了川渝两地推进“六江”生态廊道建设、开展生态共保、生态共建、生态共享的...
日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六江”规划》)已经重庆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同意并印发。 《“六江”规划》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从生态共保、共建、共享3个方面,统筹成渝地区“六江...
11月22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消息称,日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经重庆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同意,正式发布。“六江”,即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涪江、沱江。《规划》提出,“六江”生态廊道是连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天然纽带,具有水土...
11月21日,重庆市、四川省共同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规划明确了到2035年成渝地区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涪江、沱江等“六江”生态廊道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提出了8个行动计划和21项重点工程,形成了川渝两地推进“六江”生态廊道建设、开展生态共保、生态共建、生态共享的重要...
11月21日,重庆市、四川省共同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规划明确了到2035年成渝地区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涪江、沱江等“六江”生态廊道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提出了8个行动计划和21项重点工程,形成了川渝两地推进“六江”生态廊道建设、开展生态共保、生态共建、生态共享的重要...
12月27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解读新闻发布会举行。 发布会上,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扈万泰介绍,“六江”生态廊道主要包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和涪江的干流沿线区域,总面积约3.51万平方公里。它是连接...
11月21日,重庆市、四川省共同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规划明确了到2035年成渝地区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涪江、沱江等“六江”生态廊道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提出了8个行动计划和21项重点工程,形成了川渝两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