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系统论述天台宗教义“六妙法门”的著作。智顗将“止观”分为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圆顿止观三种,而“六妙法门”属不定止观,指数息、堕息、止心、修观、还、净等六法,亦称“六妙门”。全书分别叙述六妙门大意,分十门:(1)离别对诸禅六妙门;(2)次第相生六妙门;(3)随便宜六妙门;(4)随对治六妙门;(5)...
六妙法门 天台大师于都下瓦官寺略出此法门 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迳。故释迦初诣道树。跏趺坐草。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因此万行开发。降魔成道。当知佛为物轨示迹若斯。三乘正士。岂不同游此路。所言六者。即是数法。约数明禅。故言六也。如佛或约一数辩...
在祖师拳械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悟、创新汇编混元太极整体理法期间(注:混元太极拳法、桩法、道法、器械以及系统理论圆融“儒、释、道、易、武、医”为一体,由混元太极功入手修炼混元太极拳,直走混元太极道),跟随多位恩师学习研究过“六妙法门”及佛家诸多经典,并把混元太极三十六套内功心法——“六妙法门”编入...
六妙法门,亦称六结意,为佛教禅法之名,原文记载于隋智者大师所著的《六妙法门》中,其文曰:“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径,故释迦初诣道树,跏趺坐草,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因此万行开发,降魔成道。” 此六法具有守数呼吸的特点,故又称“数息观”,被归属于禅定的“五...
是系统论述天台宗教义“六妙法门”的著作。智顗将“止观”分为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圆顿止观三种,而“六妙法门”属不定止观,指数息、堕息、止心、修观、还、净等六法,亦称“六妙门”。全书分别叙述六妙门大意,分十门:(1)离别对诸禅六妙门;(2)次第相生六妙门;(3)随便宜六妙门;(4)随对治六妙门;(5)...
亦称六结意。因其修习进程分为数、随、止、观、还、净六个环节,故名。智(岂页)《六妙法门》:“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径……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其法具有守数呼吸的特点,故又称:“数息观”,被归属于禅定的“五停心观”之一。为小乘佛教禅法最常用的一种...
六妙法门,系佛家静功功法。创始人智顗(公元538~597年),隋代著名佛学家亦为天台宗开创者。代表作品有《法华玄义》、《靡诃止观》、《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又称《小止观》或《童蒙止观》)等。其中《六妙法门》(又称《不定止观》)即详论“数”、“随”、“止”、“观”、“还”、“净”六种坐禅练习方法,采...
亦称《修禅六妙门》、《六妙门禅法》,简称《六妙门》。佛教著述。隋智顗撰。一卷。约成书于南朝陈光大元年至太建七年(567—575)间。是系统论述天台宗教义“六妙法门”的著作。智顗将“止观”分为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圆顿止观三种,而“六妙法门”属不定止观,指数息、堕息、止心、修观、还、净等六法,亦称...
咱们经常讲三昧,这就叫三昧。所以咱们现在讲六妙门,数随止属于定,观还净属于慧,就是止观双修六妙法门。慧发成了真正的明,这一个明就了了生死。这就离生死,证涅槃。这跟涅槃就叫妙,六门是生死,证到涅槃就妙了。那都叫门,门是通达的意。说这六种方法,能够通达到涅槃,不生死,了了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