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六分法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法,创始于《七略》。《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其中辑略是综述学术源流的绪论,因此实际上只有“六略”六类。六分法反映了当时学术和图书状况的实际。
六分法名词解释 所谓“六分法”就是“突出中心、兼顾两头”。这种方法能使描写的事物全面又突出,重点又鲜明。“两头”,指的是首尾两端;而“中心”则包括中间四段,即开头、中间和结尾。在运用这种方法时,要先把握住文章的主题,然后确定重点描述对象,接着抓住文章中心句进行重点描述,最后再概括各段落要点归纳文章...
六分法名词解释 六分法是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1805-1859)提出的历史划分方法,用于划分不同历史时期的主题和性质。 六分法将历史分为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革命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六个阶段。 1.原始社会:也称为采集狩猎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早阶段,以生产方式为自然经济...
六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法,它起源于西汉末年的《七略》,并在东汉时期由班固在编纂《汉书·艺文志》时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 来源 起源:《七略》,这是由刘向、刘歆父子在西汉末年整理群籍时所创立的分类体系。 发展:班固在编纂《汉书·艺文志》时,将《七略》中的辑略改为总序置于开头,而图书的分类...
六分的解释 (1).谓六分 之一 。《周礼·考工记· 匠人 》:“囷窌仓城,逆墙六分。” 郑玄 注:“逆,犹却也。筑此四者,六分其高,却一分为閷。” 贾公彦 疏:“却墙六分者,六分其高,去一以为閷,假令高丈二尺,下厚四尺,则於上去二尺为閷。” (2).谓六分长,一寸的十分之...
六分法 答案: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法,创始于《七略》。《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其中辑略是...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名词解释 叙录 答案:叙录(或称书录解题、提要等)列于书名之后,是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
六分法名词解释 六分法也叫“比例法”、“三点二分法”、“平均法”,就是把有关数据代入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然后求出比值,把各个结果按照一定的比值标准(如1∶2000、1∶10000等),以图上距离或实地距离为横坐标,比例尺为纵坐标,在图上或实地把各点连接起来,即得到实际距离。如果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实际距离就...
中国古典文献学名词解释 1.39万268免费订阅 【版本】 50300:25 【禁毁书目录】 35500:14 【丛书目录】 36500:21 【私人藏书目录】 36300:53 【官修目录】 46100:36 【四分法】 43000:18 【六分法】 44600:28 【目录学】 40900:28 【目录学】 46900:12 【目录】 66300:17主播...
2️⃣ 六等黜陟法 📜 六等黜陟法是清代地方官学生源资格等级的升降条例。地方官学生员分为三等:廪膳生、增广生、附学生。学生按岁、科考试成绩分为六等,决定升降惩罚。岁试得一等者递补廪膳生缺额,二等递补增广生缺额,均给赏;三等不升不降;四等罚责;五等降级;六等除名。六等黜陟法的基本特点是...
题目名词解释1,《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撰。这本书是我国第一本字典。他按其字形结构分为540部,每部各建一个部首。《说文》从分析字形入手,用六书理论,把文字的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解释文字音义,构成了一整套文字训诂系统,为训诂学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和方法。2,《汉语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