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通 百科释义 报错 作者清 闵齐伋,《订正六书通》十卷,原名《六书通》,明末闵齐伋撰,后经毕既明撰定付梓印行,因以“订正”冠诸原书前,名《订正六书通》。大致仿《金石韵府》之例,以《洪武正韵》部分,编次《说文》,而以篆文别体之字类从於下。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
内容赏析: “六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造字法。汉代时期,学者把汉字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总称汉字“六书”。《六书通》取自“通六书之变也”,明末闵齐伋撰,《六书通》仿照《金石韵府》的体例,以《洪武正韵》统字。每一...
综上所述,六书通的字与小篆在字形结构、书写风格和历史背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六书通以其丰富的字形结构和多样的书写风格展示了汉字的演变历程;而小篆则以其简洁明了的字形结构和统一的书写风格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了解两者的特点和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内涵。©20...
《六书通》是一部详尽介绍汉字依据六书造字法则及其应用的著作,由明末闵齐伋撰写,后经毕既明修订后出版,原书前加上“订正”二字,名为《订正六书通》。该书旨在“通六书之变”,即全面解析汉字的演变和造字原理。因此,六书通不仅定义了汉字的六种基本造字方式,还深入探讨了这些方法在实际汉字中的...
《订正六书通》,初名《六书通》,由清代学者闵齐伋精心编纂,后经由毕既明精心校订并付梓印行,因此得名“订正”。闵齐伋,号寓五,浙江乌程人士,以精湛的刻书技艺闻名遐迩,其朱墨套印的书籍更是被世人誉为闵本。此书编纂方式大致借鉴了《金石韵府》的框架,以《洪武正韵》为统字依据,对《说文》进行了系统的编次...
❒ 六书通的核心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六书通》这本书。它由明末的闵齐伋所著,后经毕既明校订并付梓印行,因此更名为《订正六书通》。在闵氏的自序中,他明确指出,“六书通”的命名意在“通六书之变也”,这正是本书的 核心思想。而吴省兰则进一步阐释了“通”字的含义,他认为,“通”字在这里代表...
六书指的是汉字的六种构造方式,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书通是指对六书理论的贯通和掌握。汉字六书的六节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用转注的方法分析汉字。下面详细介绍六书的相关内容:一、关于六书的具体定义:1. 象形:象形是指用图形来表示事物的一种造字方法。这些...
书市上这一套5大厚册《六书通》品相残破不能见人,内容也似不讨喜-类字典,可转念一想当下木刻书日少,书虽残破,然大体全的(书缺少牌记和首册尾缺约10页);读书首2序(闵序,毕序)可知书是明末清初湖州闵齐伋的遗著,清康熙59年毕弘述增订出版,且喜本版尚是康熙59年基闻堂的原刻版(康熙原版乾隆后印,每卷...
品种: 古籍/善本 属性: 文化艺术古籍,光绪 ,普本,线装,石印本 ,,32开, ,,, , 简介: 重订六书通清.光绪【全五册】 备注: 浏览量: 0 点评: 0 次 进行点评 打假: 打假举报 录入举报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当前位置:7788纸艺 >> >> 零售 >> 古籍/善本 >> 重订六书通清....
7788古籍收藏>>首页>>零售>>古籍/善本>> 六书通,古籍/善本 ¥200 7品 ¥80 统一编号: se66171836店内编号:3629 品种: 古籍/善本 属性: 书画/音乐,年代不详 ,,线装,铅印本 ,,32开, ,,, , 简介: 品相完美,封面有瑕疵,内页干净,卷五一卷十,一个角有墨水如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