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 公共政策是指以政府为主的公共组织为实施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利用公共资源,以协调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的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定和指导准则。 公共政策是国家行政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有效履行各种职能的基本依据和手段。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主要表现在: (1)价值取向性;(2)合法性;(3)性与强制性;...
公共政策执行主要的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法律和法制手段、经济手段、思想教育手段。 8、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 (1)公共政策执行体制。这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首要因素。 (2)公共政策执行者。这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最直接因素。 (3)政策客体。政策能否达到目标与广大的政策对象有直接的关系。 (4)政策本身的问题。 (5...
第一类是公共政策评价的一般标准,即公共政策评价活动中共用的和通用的标准。一般包括政治标准、生产力标准、公共利益标准、社会实践标准。 第二类是公共政策评价的特殊标准,即不同类型的公共政策行为的评价有自己的特殊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成本标准、效果标准、效率标准、效益标准。 10、公共政策评价方法 (1)比较分析法。...
从公共政策过程来分析,政策终止发生于政策评估之后。 政策终止的方式:(1)废止;(2)替代;(3)合并;(4)分解;(5)缩减。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1、政策本身的缺陷。政策目标不准确;政内容不具体;新旧政策不配套。 2、人的因素。执行者本身专业知识和执行能力的欠缺,致使对政策认识不深,执行不到位。有些政策会影响执行者的既得利益,便会遭到执行者的抵制,难以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的原则所谓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各种执行手段,将政策规划的内容由观念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公共政策执行的原则主
军转论坛: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预测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信息化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包括系统科学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预测方法等几种基本形式。 2.公共政策分析模式 (1)内容—过程分析模式 这是美国学者麦考...
山东公共基础知识名师点拨-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1、公共政策的主体 公共政策的主体涉及到公共政策由谁来制定的问题。它是指在特定政策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一)立法机关(二)行政机关(三)司法机关(四)政党(五)利益集团 ...
根据政策对社会和有关人们之间关系的影响,可以将公共政策划分为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按照公共政策所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及其问题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文化政策。 相关推荐:2019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必知要点200条(14):公共管理的职能 ...
1、政策执行者只做表面上的应付和宣传,并未采取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去落实,这样做是对政策的阳奉阴造,使政策成为一纸空文,无法得到真正贯彻执行。这样的公共政策执行失控表现为()。 A.政策附加 B.政策敷衍 C.政策阻截 D.政策扭曲 【答案】B。解析:题干表述的政策执行偏差属于象征式政策执行,只做表面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