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解脱: (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里边还执着这种形碍,但是修“九想观”的定,而得到解脱了。若是还有什么执着,那就是没有定力了!你若解脱,就是定力胜过那种执着力了,这都是讲的一种定。这八种解脱,...
谓依止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超过诸余寂静解脱,住于似真解脱住具足中,心心所灭。为解脱想受灭障,又杂集论十四卷十二页云:解脱作何业?谓引发变化事,于净不净变化,无有艰难;于寂静解脱,无有滞碍;能住第一寂静圣住。由胜解思惟故。此中显初二解脱,能引发变化事。由第三解脱,于净不净变化,无有艰难。由四无色...
八解脱又名八背舍、八惟无、八惟务,为八种禅修方式的合称。在没有修成就的时候,叫做“八背舍”;修成功了,得阿罗汉果以上的时候,称之为“八解脱”。它具体指的是: 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心中若有色的惦念,就会引起贪心来。应当观想到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无从生起,故称摆脱。 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
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者、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灭想受定,灭想受解脱。是菩萨摩诃萨复能于九次第定,若逆若顺自在入出。何等为九?谓四静虑、四无色定、灭想受定,是名为九。是菩萨摩诃萨于八解脱、九次第定顺逆入出,善成熟已,能入师子奋迅等持。云何师子奋迅等持?善现,谓菩萨摩诃...
1. 有色观诸色解脱:这是指瑜伽师在修行中,通过观察各种不净之色,以消除内心的色欲。2. 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当内心的色欲被消除后,由于欲界的贪欲尚未断除,瑜伽师会观察外界的 不净之相,以产生厌恶之感,从而进一步断除贪欲。3. 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在贪欲被断除之后,瑜伽师会...
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又十二卷五页云:前七解脱,于已解脱,生胜解故;名为解脱。第八解脱,弃背想受,故名解脱。云何有色观诸色...
第六无处有处解脱。以识多故。令心势乱末。若心境俱亡。名为无处有处。其处离缚。名为解脱。第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心境粗故不复现行。外道之人名为无心行。佛法性望犹有细虑。内外合说故言非想非非想处。第八灭尽定解脱。心法并息。名灭尽定解脱。灭诸心法离有心过。故名解脱。此名八解脱。亦名...
#八解脱# 为八种禅修方式的合称,与八胜处、十一切处,合称三法。《瑜伽师地论》:解脱者:谓八解脱。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1.内有...
佛学里的八解脱是指什么l? 八解脱又译为八惟无、八惟务,为八种禅修方式的合称。与八胜处、十一切处,合称三法。 《瑜伽师地论》卷11:“解脱者:谓八解脱。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