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我们年年过,那么,到底何为“中秋”?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秋》中解释说: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七、八、九三月是秋季,旧时分别称孟秋、仲秋和季秋,合称“三秋”。八月十五日,三秋正好过半,所以称为“中秋”。天上月圆,人...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
八月月圆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要把自己的瓜果和谷等选最好的拿来献月亮,因为月亮为人们分明耕种的节令。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各家把选来的南瓜、黄瓜、包谷、谷穗、水果等(其中梨是不可缺少的,梨是象征青年男女幸福的日子开始了)摆在小篾桌上,拿到寨子后面祭山神的地方献月亮。在月光下...
《八月十五夜宿鹤林寺玩月》:待月东林月正圆,广庭无树草无烟。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莫辞达曙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许浑是晚唐著名诗人,多为登临怀古,田园闲居诗作,风格苍凉悲壮,清新俊逸,著有《丁卯集》。恰是八月十五,夜宿鹤林寺中,庭院空旷寂静,...
魏晋时期,民间逐渐形成赏月活动。到了唐朝,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被正式定为中秋节。两宋时期,每逢中秋夜就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人头攒动,好不热闹。明清时期因为时代关系,百姓们不光赏月拜月,各种机构,包括以官方为代表开始在中秋节这天通过带有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相关祭祀活动,让老天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仲秋节、拜月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 节日起源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
一、八月十五为何称“中秋节”八月十五之所以被称为“中秋节”,与古代的天文历法有关。在古代中国,历法采用“阴阳合历”,即同时考虑太阳和月亮的运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也是秋季的正中间。这个季节和月亮的位置正好对应,因此被称为“中秋”。此外,这个节日也与古代的农业生产有关。在秋季...
农历八月十五,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天,天地之间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面纱所笼罩,空气中弥漫着祥和与宁静的气息。正如诗人白居易所描绘的:“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个特殊的日子,正是中国人的团圆节——中秋节。中秋节,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祭祀。根据历史记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