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句“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八尺”“千里”写项羽和他的马,“拔山扛鼎”写出了项羽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项羽的敬仰、敬佩。 后两句是感叹之句,“范增力尽无施处”,范增虽然尽力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意孤行,纵使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路到乌江君自知”,到了乌...
“八尺、千里、拔山扛鼎”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结合陆游本人的经历,我们应该看出他的英雄情结,敬慕英雄,成就事业是他一生的梦想,对项羽形象的描写寄寓作者的敬佩之情;“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项羽刚愎自用,让范增的才能无法施展,只有兵败乌江,诗中拿项羽的英雄形象与他的乌江自刎形成对比,对...
“八尺将军千里骓”意为项羽身高八尺骑乘千里马,纵横驰骋勇冠三军,“八尺”和“千里”用数据写出项羽军事实力的强大,没有形成对比,目的是突出项羽的威猛形象。故选A。【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的前两句写到项羽身高八尺,骑着日行千里的乌骓马,力气能够撼动山扛起鼎。通过对项羽的人、马...
诗人对项羽功业的赞美之意,与“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同样,是赞美之意;但“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中,也包含了对项羽爱恨交织,他虽然建立起伟大的功业,却也在楚汉之争中决策错误,导致功业未竟,但作者仍旧愿意为他招魂,足见作者对他的怀念、推崇;而陆游的“路到乌江君自知”,则是对项羽...
(2)根据材料一“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可知,这两句写出了范增虽然尽力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意孤行,纵使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项羽最终兵败乌江,作者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不知任用范增。根据材料二“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可知,刘邦认为,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信用,这就是...
乌江[唐]汪遵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项羽[宋]陆游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A.两首诗都是以感慨西楚霸王项羽的功业之成败为主题,从题材上看...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是写项羽的人、马,用"八尺"和"千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项羽的威猛形象。B. 第二句虽然语气平淡,是具体的叙事,写出了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C. 第三句...
原文“范增力尽无施处”意思是范增用尽全力也无处施展。所以,第三句写出了范增虽然尽力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意孤行,纵使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故选C。【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评价的能力。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
(2)“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八尺、千里、拔山扛鼎”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结合陆游本人的经历,我们应该看出他的英雄情结,敬慕英雄,成就事业是他一生的梦想,对项羽形象的描写寄寓作者的敬佩之情;“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项羽刚愎自用,让范增的才能无法施展,只有兵败乌江,诗中...
1.对比。诗中拿项羽的英雄形象与他的乌江自刎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对项羽不知任用贤人的批评。(5分) 2.诗的前两句通过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表现了对项羽的敬仰、敬佩之情。后两句写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只有到乌江畔,到时也是后悔,表达了诗人的惋惜之情及对项羽不知任用贤人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