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寄参寥子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②、雅志莫相违。西州路③,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注:①参寥子:即作者...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译文] 有情的风卷来万里潮水,却又无情地将潮水送回。 [出典] 北宋 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廖子》 注: 1、《八声甘州》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
1.《八声甘州》是 名,由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篇 之作。 2.“问钱塘江上”中的“问”在词中起 作用,与下片中的 字作用是一样的。 3.“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 。 4.以下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有情...
首句“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宛如风的笔触,在画布上描绘出潮水的起落。这“有情”之风,如诗人的挚友,引领着潮水奔涌而来;而“无情”则似那转瞬即逝的缘分,毫不留恋地将潮水送回大海。两者并列,后者却犹如主角,映照出离别的哀愁,非一般咏潮之作所能比拟。“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②雅志莫相违。西州路③,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①参廖子:即诗僧...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宋代〕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原文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全文...